小学数学“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 熊永兰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思维能力,

        熊永兰
        四川省泸州市自强学校 646100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思维能力,逻辑辩证能力提升的基本,还是连接其他学科的纽带,所以学好小学数学刻不容缓,十分必要。此外这些年来,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加快,新课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为此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教学方法兴起,不断进行着较量,教育领域也并未得出确切的定论,即:哪种方法最适合素质教育。因此,今天来探讨其中一个热点话题,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否真正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互助合作  教育教学
        前言:以往的小学数学一般都是从生活中先导入实际问题,从而通过观察对比引出正式讲的题目。其次从概念定义,公理,例题模板,练习入手进行一堂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往往是一人讲众人听,一人看,众人写,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互助合作式教学方法确实是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和观念,它将充分发掘学生潜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轻松掌握知识点,还能提高社会实际交际能力。下面本文将从互助合作模式的运行规划,作用影响和未来发展前景入手展开讨论。
        一.自主互助和合作探究的运行机制
        首先,顾名思义,“合作”,先要把班级内同学根据班级容量分成对应均匀的小组,其中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小组内学习数学的程度是均匀分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工互助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分好小组以后要进行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布置和发放。例如讲述四年级下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部分。那么学习目标就要准确的表述给学生们,即:明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和定义,学习任务可以从作图,解题,实际运用入手,有目的有思路的引领学生才能使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而不是拘泥于形式主义的陷阱。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小组里有多个不同个体组成,怎么让每个个体都得到锻炼,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制的最大效率是我们依旧要探索的。值得申明的是有人说孩子性格不同,合作不一定是好事,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合作分工互助的目的是激发自主能力,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来看推行合作分工互助的学习模式在教育 教学活动中依旧是有必要的。
        二. 自主互助和合作探究的作用及影响
        首先互助合作式的课堂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探究能力。比如讲三角和是180度,如果老师直接带出公理那么变得索然无趣,但是如果老师采用小组制,充分鼓励学生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知识点也记得更加牢固,理解更深,而且会发现数学的变化多姿多彩,喜欢上学习数学。

其次小学的很多数学内容都是需要动手能力的,例如七巧板问题,老师一位死板教学无疑是把小学数学的教学带进了死胡同,毫无乐趣,只有把学习回归给学生本身,才能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互助式的学习模式可以加强同学间的友谊联系,形成社会归属感,形成内驱动力。互助式的学习就是同学们之间有爱互助互相分享观点互相解答问题,这直接就可以推动社会交际关系增强友谊,此外这个一个小的集体,荣誉感会不断外露,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发挥作用,有好的表现,为集体增光添彩,这也间接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是自发性的,主动性更强。
        三.自主互助和合作探究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我国的人才基本上都是素质教育下的成果,因此只有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理念适应时代背景才不会被落伍淘汰,而素质二字不仅体现在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对人才要求有了更多层面,还体现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与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
        科技革命使得生产力不断提升,自媒体技术成熟,新兴的通讯产业发展迅速,这都为现代化的教学课堂提供了物质基础。倘若能够将科技信息带入到课堂,在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深化发展,那么自主互助也就有了科技支撑。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互动,还可以课下分工交流,作业里的问题可以互相探讨,上课的疑惑可以分享新的思路,以便于加深理解。由此可见,分工互助有坚实的时代因素基础,可行度非常得高。
        在教育理念上分工互助,合作探究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往课堂经常是一人一桌,上课自己搞自己的,同学们直接没有交流,能有师生的交流已是难得。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一个场景是几个学生围坐,为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观点争论不休。近些年来,我么们也是在慢慢进步,不再拘泥于形式化的课堂,开始讲求高效自主,开始向课堂要效率,这些都是好的开始。
        总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分工互助的口号也不是突然有的,但是纵看各个地方学校的发展现状,有的学校曾经落实过,有的学校从未考虑,也有一些学校尝试过放弃了,想要真正推行下去其实是有难度的,但这并不是我们退却的理由。充分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基于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根据班级情况进行灵活的分工学习,让同学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大家真正成为爱思考爱探究爱数学的人。教育从业者也应该用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这场变革,积极参与,主动创新,切实利用好多种新兴科技手段,在服务个性化、需求多元化以及提倡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育时代,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适应未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合作式分工学习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将会成为人们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寻常途径,这也是我们所期盼的。
参考文献:
[1]易文娟.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 科技资讯, 2020, v.18;No.588(15):117+119.
[2]王小艳. 自主互助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15):254-254.
[3]刘猛. 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670(14):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