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激发思维意识——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的导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 邓明富
[导读]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只有发现其中的乐趣,
        邓明富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628021
        摘要: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只有发现其中的乐趣,才能爱上这门学科。也许有人会问,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呢?除了应付考试以外,还有什么大的用处呢?事实上,在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考试考察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数学的第一步,要学会发现问题。这是入门的第一步,接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提出的问题有难有易。但能主动提出问题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约束,在数学课堂上的气氛十分沉闷。这不怪老师,老师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将一本极厚的书中的内容,讲细致,讲清楚,就不能浪费片刻的时间。自然也没有时间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了。还好,随着教育的进一步进行,人们发现这样的方式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并在努力进行改正。其实,高中虽然课业繁复,但也没有到留不出一点儿时间给学生。现在的课堂,会给学生保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确定问题难度
        之前说过,学生本身的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老师率先提出问题,这是抛砖引玉,然后学生通过思考,再提出自己的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以高中数学必修一课程内容举例,第二章学习的内容是基本初等函数,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有的学生搞不清这三者的区别,尤其是指数函数和幂函数。虽然这三个函数都有自己的基本形式,但除了死记硬背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吗?当然不是。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变形,将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和应变量调个个儿,就是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底数是变量,指数函数的底数是常数。这就是三个函数的区别了,接下来,就要提出问题了。
        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函数图象画出来,并分析比较这三者的区别。比起文字描述,图象是更加直观的印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快速发现这三者之间明显的区别。比如,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函数形式极为相似,可它们的图象却大为不同。这样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都是没有难度的,是一个熟悉课程内容的过程。真正有难度的是,结合这三种函数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漏掉条件,得出的答案大错特错。比如这道题目,当幂函数ɑ取1,3,1/2时,幂函数y=xa是增函数,对正确与否作出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y=x、y=x3、y=x1/2在规定范围里是增函数。这里涉及到增函数的概念,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二、受众的接受程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问题,即受众的接受程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比起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数、线性代数等学科来说,实在是有些简单了。这就看学生的用心程度了,当然有一部分学生天生逻辑思维能力受限,可能一个简单的概念,他需要理解很久才能记住,老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多上心。其实,数学是想学肯定能学好的。有些学生疑惑的,数学还有什么呢?事实上,结束高中学习以后,普遍的大学生也是离不开数学这一学科的。


        比如一开始学习的集合,进入大学以后,在概率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还要进行深入地学习。高中学习的集合是是实数的集合,大学的集合还涉及到一个概率的问题。所以,要求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大学的学习生活不像高中学习那样紧迫,也不会有老师整日耳提面命,大多数时候都要靠自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比较大的要求。要是学生能够在高中学习阶段养成这种习惯,会省事许多。
        三、主动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由于过去死板的课堂,学生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是不可取的。现在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当中,由于这门学科灵活性比较强,而且问题的形式千变万化,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发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只有脑子转起来,才能不在数学这种阶段性很强的课堂上昏昏欲睡。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学习了空间几何体,对于几何思维能力不好的学生来说,上这样的课,结果就很不好受了,可能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听懂。这可不太好,要是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概念,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直线在空间中垂直,平面在空间中垂直的概念就越发搞不懂了。这时要及时说出自己的困惑,老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由浅入深,由点及线再由点及面将内容讲深,讲透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的过程,不是老师在上面讲讲,学生在下面记记笔记就可以。通过问题,老师才能看出自己的教学成果。这就是现阶段的教育中,老师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提问的原因。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何乐而不为呢。
        四、结束语
        对于高中学习来说,虽然各科的内容还是平时的量,但是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很多了,这给高中学习带来了一定难度。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以后,有很多学生表示越来越学不懂数学了。一则是数学难度增加了,二则很多学生不喜欢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以为学生理解了,很多内容都是一笔带过,导致学生越学越不会。发现这一问题后,老师也采取了很多方式,后来发现,没有比提问更好的方式了。一开始是学生迫于无奈回答问题,后来是学生追着老师提问问题,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尤其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这种方法是极为实用的。提问这种方法是最便捷的方法,能够让老师迅速了解学生状况,改变策略,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也有很多的好处。首先问题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会有所提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应该鼓励学生多去这么做。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一部分学生未来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深一步的发展,能主动提出问题,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至少在老师看来,这个学生是有上进心,求知欲的,对学生的印象也会好一点。所以不要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老师不会在乎这些,不管问题是难是易,老师都会耐心作出解答[1]。
        参考文献:
[1]赵立胜.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J].教育科学(引文版):00281-00281.
[2]张玉芳.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学周刊,2013(01):52-53.
[3]陈旭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00(004):P.71-71.
[4]罗代丽[1].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感悟[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00(005):P.5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