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打造均衡化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邓倩倩
[导读] 现如今,在小学课堂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邓倩倩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小学 湖北 襄阳 441607
        摘要:现如今,在小学课堂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学习出现了分层现象,教师运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全班学生,因此教师要深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学习,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年纪尚浅难以理解这种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将分层教学灵活地运用到实际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就分层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在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其因材施教的教学,进而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能力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进而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分层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将学生分为3类,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以往教学方式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分层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要加强新型教学方法的学习,改变已有的教学方式,在备课时,设计出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在这种方式下,使得全班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所提高,因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如何将分层教学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
(一)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合理的对学生分层,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课堂观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分层,起初在落实分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观察学生是否适合所在的层级,如果不适合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同时分层教学只能在教师心里,不能向外公布,以免伤及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要设计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并将其细化,对此教师要深化教材知识的理解,以便于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调整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在设计分层教学时要随着学生的年级增长制定出适合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小学五年级《简易方程》这一课,对于后进生的教学目标:会运用简易方程的算法,中等生在此基础上要熟练掌握其算法,对于优等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算法还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同的教学目标培养不同层面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也能感受到自己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行分层教学
        在新课改之后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广泛教师的欢迎,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分成若干组,在分组时教师也要注意到每组实力均等。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是个体学习,而现代教学方式更强调分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多地交流机会,合作学习时共同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接下来解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从而营造出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例如:复习课《圆的周长》,复习课的目的一方面为了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对学生提问:“上节课我们讲了圆的周长,谁能想一想圆周率由什么来表示?”提问后进生:“用π表示。”接下来提问中等生:“圆的周长公式又是什么?”得知公式共有两个一个是C=πd,另一个是C=2πr。在课件呈现几道练习题对优等生提问,已知r=3cm求周长,得知C=6π。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不仅深化知识内容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四)分层布置作业
        教师不仅要进行分层教学,同时作业也要分层布置,作业分成三种,其一针对于基础知识,其二同步知识,其三强化知识,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得以满足,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例如:关于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基础练习:长方形的长为9米,宽为8米,其面积是多少?2.同步练习:长方形菜地面积为54平方米,宽为6米,这块菜地的长度是多少?3.强化练习:C=36,其面积最大为多少?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设置作业题,如:乘法知识学习后,对于后进生的基础计算题要多一些,设置3道应用题,中等生要等量设置基础计算和应用题,均为6道左右,优等生的应用题要多一些,10道左右。通过这样的作业设置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更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也要提高专业能力,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也要合理的对学生分层,注意分层结果不能对外公布,以免伤及学生自尊心,教师也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能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方式,进而打造均衡化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毛佃富.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提问教学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12):76-77. DOI:10.3969/j.issn.2096-224X.2019.12.036.
[2]刘卓.小组合作助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分层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1):140.
[3]孙明霞.立足层次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分层应用[J].考试周刊,2020,(35):73-74.
[4]陈静.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模式[J].时代教育,2018,(2):195.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8.02.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