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和陈新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和陈新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中学, 674599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在新时期,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相互融合运用,是当下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更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运用新方法做好学习的指引工作。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引路人,首先自己不能停下学习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脚步,然后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得到的计算结果,使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最大化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融合;微机教学
        随着社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进步更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在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服务生活,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里也能够为教学服务,教学效果更好。《数学课程标准》里,就引进了信息技术元素,参与到教师的数学教学工作和研究、为学生数学课程讲解、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的工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构建身临其境的数学模型环境,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可以多方面的去观察、理解和计算的机会。所以说,在新时期如何将初中数学,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方式,就显得很重要了。
        灵活运用信息多媒体化教学手法,可以使得数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典型图例,网络视频等新技术作为载体,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使用,给学生营造胜多的学习情境,也方便学生理解和突破学习的难点,启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做成视频或者动画课件
        因为初中生认识世界的程度有限,对很多抽象的公式、定理等枯燥且逻辑性强的内容,学习知识和运用的期间常会无从下手,影响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时,提前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再利用信息技术的办法,将需要讲解的公式、定理还有如何进行计算等推到过程,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制作出来,在教学活动中演示给学生,不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乐趣和好奇心。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这一部分的教学时,虽然身边常见到很多直线与圆,但是让学生用逻辑性思维去描述,却很难把握特征。这时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多个直线与圆做成动态的动画,移动、旋转、拼接等运动方式,让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和了解几何物体的特点,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在脑中构建看到的图形,然后再对图形进行变化,既可以活跃和丰富课堂氛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了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的开发和提高。这既是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中带来的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教学展示方式。使枯燥的数学得以“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们更容易记住、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进行辅助模拟演示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数学学习,都应要重视学生对逻辑思维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思维和创造性的灵活应用。在人生知识基础的数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都为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和能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例如,在刚开始对立体图形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因为阅历限制,逻辑思维和空间几何能力都不完善,无法在脑中构建合适的立体图形,也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用多媒体动态辅助演示,将立体图像用直观形象的视频动画来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直接看到甚至可以多角度去观察图形的结构,更容易在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构建。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关于“勾股定理”这一章节中,虽然“勾三股四弦五”的口诀说出来简单,但是难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勾股定理的知识难点和做题时的应用。这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勾股定理”相关知识和背景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动画直观的变化,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进行观察。
        三、构建以多媒体课程为主的,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授课方式
        因为数学中有很多的公式、理论等抽象的知识点,中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过去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只能通过还黑板上手绘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去理解。只是这样的方式还是无法直观体现,并且只有在平面图形的讲解中作用才大一些。还要浪费很多课堂时间。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手绘画图,替换为用多媒体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甚至是动态的数学模型,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便捷,学生也学的快,记得牢。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投影与视图”这一部分时,如果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投影与视相关的各个知识点和特点直观的展现出来,既可以大量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又更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即使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回放多次观看学习,最终掌握知识。极大程度的保障了学生学习的成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分化知识难点
        知识难点主要是指多个学生难以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知识点和公式定理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于这类问题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疑点难点无法第一时间提供指导。学生学习起来不但事倍功半,而且还容易激发学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再学习数学,进而数学成绩下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可以丰富、直观的将知识难点展现给学生,将抽象变具体,将复杂变简单,让学生分化知识难点,更好的掌握知识。即便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回放教师讲课过程,多次学习,真正的将知识难点分化、掌握。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效率。
        在新时期下,初中数学和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融合,也一直是教育业发展和研究的方向之一。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自己爱上数学,愿意去学习,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实践。为此,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对新的技术和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只有教育工作者首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方法后,才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数学不在枯燥,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孩子喜欢数学,爱上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张俊华.多媒体与初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 (10) :91-93.
        [2]王燕翔.浅谈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3]耿翠捷.谈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