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雯
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省鞍山市 11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幼儿音乐教学,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有效地采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景当中,身临其境地学习音乐,可较好的提升幼儿的音乐水平。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实施路径分析
引言
幼儿音乐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联系实际能力,让音乐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串联起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到有关常识。让幼儿的生活音乐化,建立属于孩子自己的音乐价值观念,了解适当的音乐常识,让小孩子更好的接触现实世界,为幼儿在今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1.1有助于幼儿深入地学习与掌握音乐知识
在幼儿音乐教育与教学当中,会较多的展现出“原生态”的音乐形式与音乐内容,也即是要通过采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幼儿能够充分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好的学习与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即是可采用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让音乐教学活动能够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在幼儿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让幼儿能够快乐地学习音乐,更加热爱音乐。
1.2有助于较好的开发幼儿的智力
音乐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形式,能够具有益智的特殊功能,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能够较好的培养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拓展其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幼儿能够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而借助于音乐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使幼儿将音乐与生活进行相互融合,不但能够让幼儿学习与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还可使幼儿能够从中更好认知与了解各种生活现象,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当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取得生活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音乐创作灵感,较好的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这样的音乐教学方式,可较好的开发幼儿的智力。另外,音乐还能够具有调适情绪的良好功能,借助于音乐教学,可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让幼儿能够快乐地进行学习与生活,使幼儿能够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
2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音乐教育过于功能化
幼儿教师在贯彻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拓宽幼儿的音乐领域知识,还安排幼儿学习和掌握过多的音乐知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的,同时也违背了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出现这种教学情况往往是因为教师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过于功能化,脱离了幼儿实际的认知范围,在幼儿时期我们不应该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不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学习情绪,让他们能够快乐学习。
2.2音乐教育脱离实际
相当部分的幼儿教师在实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将音乐理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相当部分的幼儿教师在对音乐教学素材的选取时就没有将教学题材和实际中的地域风情、自然生活或者是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除此以外,有些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方面有所欠缺,忽略了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活动起到的互动和益智作用,无法满足幼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成长需求。
3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路径分析
3.1必须依据幼儿兴趣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幼儿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必须依据幼儿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生活化,从而以幼儿的视角与幼儿的认知,来较好的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有效地提升幼儿学习音乐的主动性。音乐源自于现实生活,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例如,淅淅沥沥的小雨声、呜呜作响的风声、火车行驶的声音、婴儿的笑声、山羊咩咩的叫声、小狗汪汪的叫声等等,这些生活当中的声音,都是一种生活当中的音乐节奏。教师可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为了充分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意识地去倾听各种声音,并让幼儿说出他们在生活当中较为感兴趣的声音有哪些?并让幼儿家长帮助幼儿共同用录音的方式去收集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声音,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师幼之间可进行“声音归类”,将幼儿所收集的生活当中的声音按照“大自然之声”“小动物之声”“城市之声”等不同类别进行声音分类,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从这些生活当中的声音里,寻找出声音响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声音里具有什么样的音乐节奏感,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还可组织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通过开展这样的生活化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能够借助于生活化的音乐学习,深入地体会到音乐节奏感,较好的学习与掌握音乐节奏知识。另外,教师可将音乐活动有效地渗透到幼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当中”,例如,在幼儿早操时,教师可播放幼儿运动音乐,让幼儿能够随着音乐旋律进行运动,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喜爱上运动音乐;在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可播放一些欢快有趣的音乐,让幼儿能够在音乐伴奏下快乐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与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还可将音乐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相互融合,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音画之美”。通过这些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当中。
3.2猜谜语
幼儿对猜谜语这种趣味游戏是很感兴趣的,而且猜谜语游戏也能很好的开发幼儿的智力。例如在理解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想象力等方面都可以通过猜谜语来做到提高的幼儿能力的目的。在小班的年龄段,艺术领域有关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小兔子乖乖”课程进行音乐生活化教育。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猜想一下,长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以及三瓣嘴的动物叫什么名字。这类谜语对于幼儿来说难度不会很大,一般情况下幼儿都能在几秒的反应时间内给予正确答案,从而在幼儿的脑中加强对兔子想象的理解,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积极配合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实际生活的联想中掌握音乐技能。
3.3据音乐特点开展生活化的音乐的学习实践活动
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多样化的方式体现音乐,在充满趣味性的音乐体现过程当中,幼儿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体现出自身对于音乐的认知与了解。并依据音乐特点开展生活化的音乐的学习实践活动,将不同的音乐用于与之相适合的幼儿教学活动当中。并组织幼儿通过下述几个学习环节来开展音乐活动,第一、导入音乐学习情境,让幼儿去开启音乐发现之旅。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始时,创设了以开心熊和小蜜蜂形象为主体的音乐教学活动场景,充分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舞蹈律动与音乐相互融合的方式,让幼儿能够初步地去感知音乐旋律,从而为幼儿进行探索学习音乐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学习认知基础。第二、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可积极引导幼儿融入到音乐游戏活动情境当中,让幼儿能够一面用心聆听音乐、一面进行认真细致观察,“一群可爱的小熊”伴随着音乐“吃蜂蜜糖”、开心熊与小蜜蜂欢乐地载歌载舞,通过这样的音乐活动方式,能够让幼儿较好的理解与掌握歌曲当中的音乐结构与音乐节奏。第三、伴随着音乐的表现。让幼儿进行音乐体验与音乐探索,并有效地让幼儿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并让幼儿能够从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此音乐学习环节当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的音乐学习,并让幼儿创造性的展现出音乐之美。指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来创造性的学习音乐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生活化让幼儿接受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让幼儿在掌握音乐技巧的同时还能够为多元化幼儿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