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运城市夏县水头中心校, 山西 运城 044402
摘要:思维导图也就是所谓的“脑图”,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工具,可以将人脑的思维方式具象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快捷的去对文章的词句、以及有很大变化情感文章进行整理、理解。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根据他们的情况来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的运用,让学生们能够把握阅文阅读的关键,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都有着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形象化的内容他们会有更强的感知能力。所以说,教师要学会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导言:
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才开始出现的,在最初的时候,只是被解释成是一个图形,有一个中心点,然后不断的向周围进行扩展。在经过了不断的发展以后,思维导图才逐渐变得更加的丰满起来,有些学者就将其看做是学习的辅助工具,还有的则是将思维导图看做是一种技术,用来进行思考和表达。显而易见,思维导图对于人们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处理问题时也可以有更清晰的思维。特别是在进行相对复杂的阅读文章时,思维导图所能发挥的作用就会显得非常的明显,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学习语文知识。高年级的学生要比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与培养,对于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就是通过图画的形式来表示人们的发散性思维,虽然比较简单,不过却可以将人们大脑的思维形式体现出来,还是很实用的。思维导图应用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做到图文并茂,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但会有图画,同时也会有文字型的描述,利用图片来展示思维层级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利用文字对其进行描述,这种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既可以调动右脑的感性思维,又会应用到左脑的逻辑思维,使左右脑一同活跃起来,从而对人类大脑的潜能进行开发 。
2 思维导图的特点
首先思维导图绘制的难度并不高,并没有什么比较复杂的图像,通常就是在确定了中心词以后,通过简单的线条或者图形来进行思维导图的勾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语文阅读中涉及的知识串联起来。其次,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很难从整体上去了解文本中字句之间的关系,对于知识的认知就会有些片面。不过在应用了思维导图之后,就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学生们可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根据来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就如树形的思维导图来说,就能够体现出语文阅读的知识层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延伸主题内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的运用,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延伸他们的阅读知识,进行内容上的拓展。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非常有价值的。
3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 提升教师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思维导图进行运用,就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培训,让语文教师也学会怎样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首先是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邀请哪些比较有经验的教师为语文教师进行讲课,提高他们对于思维导图进行应用的能力;其次,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专门的科研活动,进行思维导图应用方面的研究,让教师以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为主题进行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最后就是有学校建立对应的评价机制,要给予那些教学表现比较好的语文教师,这样就有助于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积极性 。此外,学校还应引入高水平的语文教师。对于那些能够很好地运用思维导图这类教学工具的语文教师,学校应尽最大努力将其纳入教师团队当中,从而促进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完善教学结构
为了将运用思维导图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教师要对教学机构进行完善,保证更加合理、系统的运用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思维导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合理性的教学结构,需要语文教师准确的定位课堂教学的每个方面,确保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配上适合的思维导图。以学习《伯牙绝弦》阅读教学为例,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篇课文具有相应的难度,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很难对文章内容进行迅速的理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选着这篇文章作为背景,绘制出存在情景的思维导图,将学生们的阅读情感激发出来,让其更快地理解文章。再如在文章《别饿坏了那匹马》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该文章所蕴含的教学价值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分成小组模式,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来进行文章的整体阅读汇报和总结,进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3.3 提升绘图能力
为了防止降低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绘画能力。校方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绘画教师来培训语文教师,促进语文教师绘画能力的提升。同样的,教师和需要要运用各种方式是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上来。第一,学校积极的组织与绘制思维导图有关的一些竞赛,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以此使学生绘图能力得到提升。第二,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绘图能力的提升。教师更要关注那些绘图能力不好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的提升那些绘图能力差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沟通关系,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的绘图任务,以此充分的锻炼学生们的绘图能力 。
4 结论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整体优化学生的阅读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采用思维导图来开展阅读学习,充分把握阅读中的关键词汇以及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琼.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0(14):88-89.
[2]项小燕.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20,41(01):64-65.
[3]林淑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9):28-29.
[4]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83-86.
[5]张海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