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晶
新疆哈密农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德育当属于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目前,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而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和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要求又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以及具备很高的要求。处于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加强成了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它也是加强年级管理的基本任务以及归宿所在。
关键词:高三年级学生;德育管理;确立目标;
高三是一个非特殊的阶段,但更是一个特殊的时刻。烦躁、冲动、失望、颓废甚至是放弃都是全体高三师生共同面临的困难。在高三年级学生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年级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必须走进学生,当你用心去爱每位学生的时候,自己也会收获一种别样的幸福。
一、队伍是抓好高三年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高三年级德育管理工作是年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级组必须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年级德育工作进行规划、组织的过程,目的是实现年级德育工作的目标,提高年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要抓好抓实德育这项工程,就必须加强年级德育队伍的建设。年级工作的学生德育管理,可以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及工作成效。开展年级管理,需要老师们,特别是年级组长与班主任自身有良好的素质。年级开展的德育工作,如果教师,尤其是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自身的品德人格素质与新世纪的要求不相适应,或忽视自身品德的人格修养,缺乏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缺乏爱师爱生热情,缺乏敬生爱岗精神,缺乏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恒心、爱心、耐心和事业心,不学无术,就无法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的教育。因而,建立一支信念坚定、品德过硬的队伍是搞好年级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二、针对学生确立目标的德育工作
确立短期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在高三年级中,要求学生定期填写一次“奋斗目标”,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树立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能够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明白“目标寓于行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短期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也能够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自我发展教育是锁定“终生发展”,淡化“一考定终生”。我用积极评价的方法改善学生自我概念中的消极因素,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主题班会或其他宣传形式,开展诸如“认识自我”“健康的自我”等一系列活动,并将这一类活动交给学生们自由组织、策划。
一方面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自己喜闻乐见的节目,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更有利于让他们发现优点和发挥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三、制定并落实年级德育章程,规范年级德育管理
高三年级这个关键时期,教师给予积极的规范年级德育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树立“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实验研究表明,焦虑和放松是不会同时存在的,当你感到焦虑时,就不会放松,而当你完全放松时,你就不会焦虑。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状态,克服考试焦虑,使人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学校德育要关注人,应树立“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为本。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努力寻找教材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挖掘其深刻的教育内容,对德育内容加以内化,使他们主动认可教育目标,接受教育内容和要求,使学生对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产生强烈的自主意识,把提高道德境界变成德育实践中自主的活动。
2、鼓励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三是一个非特殊的阶段,但更是一个特殊的时刻。烦躁、冲动、失望、颓废甚至是放弃都是全体高三师生共同面临的困难。学生是在鼓励中进步和成长的中德育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健康、向上的生命个体。年级狠抓了表扬鼓励工作。每一次月考和诊断性考试,都红榜表扬和召开表彰会,年级要求每一个班主任、教师都应该,也必须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欢,真诚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惩罚,就不能彰显表扬的主旋律。结合年级德育管理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年级绝不手软,坚定不移地进行批评教育,合理地进行惩罚教育。遏制住不良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和团队。
3、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在这个关头,决定他走哪条路的,是他自身的素质和这次高考。有些同学认识不深刻,有时会散布一些带有偏见的言论;也有些同学埋头学习,而忽视人际关系的沟通和调整,感情淡薄,为人孤僻。任由其发展下去,势必影响着学习们一生的发展。学生应考前组织考生运用点搞笑的艺术,对消除紧张心理大有帮助。简单易行的做法是记些幽默、笑话、有趣的故事或小品的情节,临考前大家聚在一起,每天默诵数遍,从内心深处对这些引人发笑的内容进行细细品味。所以,我每天早上都早早到校讲一些鼓励性的话,说一两条笑话,让同学们轻松开始一天的学习。
三、结束语
提高高三年级的德育课堂教学效果,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进行考虑。教师是传道授业者,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需要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反思,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才能最终使中职德育课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茂林.德育—伟大的基础工程[J].现代教育论丛,2020.
[2]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