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牛娜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做出巨大的改变。
        牛娜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初级中学  44313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做出巨大的改变。过去我们只注重知识层面的讲述,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上的教育。美术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能够以艺术的形式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本文立足初中阶段,对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几点个人的建议,分别是借助教材开展情感教育,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情感素材,积极开展美术第二课堂,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字: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方法;第二课堂
        对于初中生来说,美术的学习不过是接触艺术的初级阶段,在艺术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不能仅专注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同时也要相应的渗透情感教育。拥有良好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需要结合美术学科的特性,有机的在教学当中渗透进情感教育,实现情感的激发和唤醒。此外,要想在美术教学中渗透良好的情感教育,还需要我们真正把初中生作为美术课堂的主体,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特征来制定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无形之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真正有所收获与感悟,感受到美术蕴含的魅力,从生活点点滴滴之中发现美。
        一、借助教材开展情感教育
        初中美术属于一门具备较强艺术感的学科,在教材中包含了各界各地区的独特艺术气息,同时也照顾到了初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教材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教材中拥有较多的文字、图片,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去分析美术教材色彩搭配的精妙之处,还要探究美术家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让学生能够从作者作品中了解想要表达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其次,教师还需要对现有教材展开拓展,帮助学生更为深刻感悟艺术中蕴含的美,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梵高的《播种者》,让学生去体会画作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展示一些具备情感的雕塑或者画作,如《钢铁汗水》现代画中,学生能够了解“钢铁”时代下的画作情感与社会环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自主探讨与欣赏,与作品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天安门前面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和图片,学生在观察浮雕的时候能够明白美术不仅仅局限在纸中创作,还拥有着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美术的探究。


        二、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情感素材
        新课程标注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包含的情感素材,把情感教育与美术教育联系起来,逐渐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首先,教师可以联系初中生真实的生活来开展美术教育,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格。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罗立中的《父亲》,这是一个油画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来回忆一下自己父亲的形象,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画一幅有关父亲的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和父母实现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搜集一些优秀的美术素材,在课堂中学生相互借鉴、展示,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分享意识。
        三、积极开展美术第二课堂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之中,也不要把教学地点局限于教室之内,教师要善于积极开展美术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第二美术课堂中真正有所感悟与收获。学生只有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才能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美,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比如,在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参观民间美术作品,比如年画、窗花、剪纸,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艺术品,但是却常常被学生所忽视,通过认真探究民间美术作品,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很多民间作品都是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比如,拥有着花纹形式的中国灯笼,就是照明和美的相互统一;刺绣属于穿着和美的相互统一;窗花属于装饰和美的相互统一等。在讲解《笔墨千秋》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诗情画意”入手,带领学生领略先人的丹青、墨宝,玩味古曲;这样“全方位的”品味与摹学,才能体味“江南才子”成就“诗情画意”的畅快之情。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美术教学和审美教育融合起来,积极挖掘美术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素材,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雪.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3):124-125.
        [2]任晓东.传情达意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