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祖秀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文化学习,更要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
        王祖秀
        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坡妹镇纳力小学   552201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文化学习,更要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以往小学教育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德育教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学校体育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力补充和加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成学生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方面都能够进行全面的发展。
          关键字: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在当前学校体育德育教育的热潮中,必须重视对加强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体育教学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进行小学教学体育游戏德育教育方面,有一个十分显着的特点,它是寓德育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它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报告,个别谈话等以语言形式为主的教育,而是把身心活动、活动内容与活动要求、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践等自然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有利于把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与德育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立即付诸于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
        一、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游戏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体育游戏也有很好的教育内容,比如在学习投掷时,让学生用废纸团往垃圾筐里投,在这个过程中讲解投掷的知识点,增强了学生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看散落在垃圾筐周围的废纸团,给学生讲乱扔垃圾的坏处,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小学生喜欢游戏,也比较争强好胜,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及友爱意识。比如在接力跑中,有的学生跑得快,有的学生跑得慢,或者没有配合好接力棒掉在地上耽误了时间,结果输了比赛。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很容易去埋怨跑得慢的学生,和没有交好接力棒的学生。这个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学生在团队里要互相友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尊重他人。同时鼓励跑得慢和没交接好接力棒的学生,并帮助他们,使其树立自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还可以再进行一次比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通过这一类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培养团队意识,并让学生明白努力就会有进步。各类体育活动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速度,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集体配合才能取胜,个人的成绩也会影响整体的成绩,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在拔河、接力和各种球类项目中,教师在讲授技术的时候强调同学之间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有输有赢,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向学生传递一种敢于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有它的规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约束自己。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现在的体育强国的经历,讲述运动员是通过怎样的刻苦训练来为国争光,用典型事例或者典型人物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总之,体育活动中处处存在着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总结,善于引导,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从教学细节中进行德育教育
        除了教师刻意设置情境来进行德育教育外,在教学中的细节上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上体育课前领取器材和课后的还体育器材,就是引导学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好机会。

对于不爱护体育器材的学生进行制止和教育,让学生学习爱护公物。在安排几次学生课后归还体育器材以后,故意忘记安排一次,对于热心帮助老师,主动整理体育器材的学生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日常行为随时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要求学生体育课上穿运动服,体育教师自己课上一定要穿运动服;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于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一定要敢于承认;上课要求学生要准时,自己更有准时……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所以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单纯的理论说教很难使学生受到教育,只有教师善于把握时机去引导,为思想品德教育创造条件,才能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有机渗透。
        三、在活泼愉快地游戏中浅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特别好动,首先在游戏中选一些有一定训练价值,思想内容健康的游戏教材。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任何游戏比赛都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才富有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组织教学比赛时,教师严格执法,让学生认识到犯规就是失去一次得分的机会,犯规将会造成被罚下,失去竞争的机会,就此教师应顺势提醒学生纪律的重要性,遵守纪律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职责,一个没有纪律性违法犯纪的人将会得到社会的排斥和惩罚,从而让学生领悟到纪律的重要性。具体做法:如队列游戏《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奔跑游戏《老鹰和小鸡》、《冲过火力网》等。平时课下注意观察学生自发组织的游戏,稍做改编,引用到课堂上,如《我是木头人》、《挑兵点将》等。在组织《投沙包》游戏时,除游戏原有的规则外我又增加游戏的难度和“保护战友”的规则,改用一个沙包投击为三个沙包。圈内学生由自我保护为互相保护。规定圈外投击沙包的同学只能从正面投击对方,如击中了同学的背部,则为正面同学的失误判罚下场。如接住投击过来的沙包则加一分。这样学生由自我防护转向即保护自已,又要保护身后的队友。由躲让转变为争接沙包为本队积分。游戏规则的修改,游戏难度的增大,同学互相配合,团结协助的道德品质也得到了陶冶。
        我在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保护队旗》奔跑游戏。让学生围成四个大圈。每个学生都编一个号,每个圈为一个小队,小队长站在中间,手扶旗杆,如果没有扶住,旗杆倒了,要扣掉该队一分,而且这一个同学还要为大家唱一首歌。学生活动的兴趣很浓。下课后一位学生说:“这堂课很好玩,一共喊了我四次,我都扶住了旗杆,我也想给大家唱歌,又怕扣小队的分”。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幼雅心理。集体的荣誉显然在这个儿童身上占上风。
        课堂教育随着时代而不断创新、改革。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接受教育,促进学生的思想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
        [1]刘新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学周刊, 2013(19): 183.  
        [2]王佳.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 学周刊, 2013(4): 183.  
        [3]于峰.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4): 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