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昆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三小学校(吉林 延边)133200
摘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德育教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而幼儿又是人生启蒙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合理利用可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可促使其实现健康综合发展。所以,全面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适度融入德育教育,使得学前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与思想道德,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育;教学;融入
引言
学前教育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任务艰巨,必须向幼儿园输送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教师,这样学前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才能够得到保障。但从当前学前教学实际看,很多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内容流于形式,学生对德育教育缺少积极性和难以取得效果,甚至会影响下一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对话教学模式作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德育课堂教学。
1必要性
学前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开端,这一时期是塑造美好心灵的黄金时期。因此,对学前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只是规范幼儿的行为,更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的开始,是为培养幼儿崇高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并非教师的专利,家长也必须积极参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家园结合才能为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近年来,经济大潮腐蚀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失衡、良知崩盘,如青少年犯罪率高居不下,严重损毁道德规范、冲击人们的心理底线,这些不良现象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学校教育也因此警钟长鸣。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启蒙,一个人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其优良品质,让他们从小就学会遵纪守法、讲文明、有礼貌,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铺就康庄大道,进而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教学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从当前中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多数学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重视程度很高具体得益于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职业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幼儿教师,而幼儿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教师德育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对其一生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在校期间没有介绍系统的良好师德教育,那么,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3学前教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3.1于环境氛围创设渗透德育教育
所谓学前教育教学环境创设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良好环境氛围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学前德育教育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面向学前儿童创设良好外在环境,以调动儿童活动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净化其心理环境,促使其在良好环境氛围下,逐步形成个性化特征与品格,养成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合理改善优化客观环境,科学设置幼儿园场地与设施设备,保证陈设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以提供温馨温暖的美好感受。比如幼儿园栏杆上,可张贴一些儿童感兴趣的小动物图画,即蝴蝶与小兔子等,以激发学前儿童的爱心与愉悦感。适度净化心理环境,保障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强化与学前儿童之间的积极有效交互沟通,为学前儿童创设平等、自由、温暖、友爱的环境氛围,促使其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需采取正面教育教学模式,让学前儿童正向接触感受爱与温暖,以逐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此外,在创设环境氛围时,还需对学前儿童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进行综合考虑,寓教于乐,还可鼓励儿童自主动手布置环境,以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其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以便于在不同环境下保持稳定情绪与状态。
3.2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爱的感知能力
幼儿时期是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仅表现为身高和样貌,还有就是智力的进一步提升,幼儿会尝试用撇脚的话语进行情感的表达,而这种快速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更加注意表达的方式。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反映是不同的,例如,教师在进行《鸟窝》这一文的教学时,可以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1)幼儿在教师的讲述中,能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能够复述整个故事。(2)故事中,老爷爷和老奶奶用自己的爱心,为小鸟建立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家园,使幼儿能够明白善待动物、善待自然的道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认真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3.3养成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如,课间操,要求孩子们遵守秩序,不插队、不离队,做操动作规范等;午餐做到“能吃多少,就打多少”“不随意丢弃饭菜”,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幼儿们也有虚荣心,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因此我们要注意发现孩子们的优点,表扬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是值得发扬的。我班有个孩子捡到了一个玩具车,他主动交给了我,我和他一块找到了失主,失主向他鞠躬道谢,两人从此之后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作为奖励,我一次性给他两颗五角星,这可是我班的最高奖励了,拾金不昧也就渐渐成了我班孩子们的习惯行为,这样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不仅分辨是非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行为习惯也向好的方面发展。
结语
总之,幼儿园语言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基础部分,应当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幼儿时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着儿童后续发展。所以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全面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以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思想素质,并促使其养成健全人格与健康品质,从而实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习芳.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5.
[2]唐颖楠.刍议学前教育与德育融合的途径.家长(上旬刊),2020(5).
[3]胡卫芳.新时代背景下职校积极德育课堂的着力点.当代职业教育,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