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立德树人长效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邓凯尹
[导读]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对于我国的繁荣富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的理念则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邓凯尹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 538000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对于我国的繁荣富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的理念则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在中职学校中中,“立德树人”应当融入各个方面,在思想教育中,在文化课程中,在实践教育中。老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工作要求,学生将“立德树人”作为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以德育人;机制构建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新时代的教育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终身学习,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干,齐心协力写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答卷。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五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以德育人、以德兴校的治校方略,秉承“灵启智能,动出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办‘有灵魂’的学校、塑‘有灵智’的教师、育‘有灵气’的学生”为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人生抹上鲜艳的底色。
一、中职学校立德树人现存的问题
        (一)管理者不注重育人观念
        有些中职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素养,在管理学生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负责、选择性管理问题,对学生仅停留在日常事务管理中,没有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积极培育,而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有些中职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形成得过且过、滥竽充数的工作习惯,当学生求助于管理人员时,管理人员才会抬眼相看,反之不会涉及学生的道德培育问题,认为培育过程较为繁琐且漫长,这就会导致中职学生的思想容易放任自流,加之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意识爆发,无约束地发展只能带给学生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成长。另一方面,有些中职管理人员认为管理工作职责权威较大,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在刚进入校园期间,很多时候会主动地找寻管理人员寻求意见,这时有些管理人员内心较为骄傲,以管理者的高度俯视寻求帮助的中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践踏了中职学生脆弱的自尊心,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由此可见,有些中职管理人员缺乏充足的职业素养,不注重德育措施,这样会弱化中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教学主体消极被动。
        首先,表现在教育者的不自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于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量化结果,而对于德育这种更偏向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则加以忽略。科任教师在上课时,专注于对于所教知识的传授而并不愿意占用自己的时间进行德育。对于专职教师来说自己也未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往往将自己的授课时间让渡给其他教师。其次,教师的不自强。在授课过程中不思考、不探索。并未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需求,也没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因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照本宣科,并未实现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衔接,也没有在多元化角度搜集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将会直接异化为“会说话的教科书”。最后,教师缺乏对学生群体的细节的观察,忽视隐形德育资源,仅仅以自己的认知来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不能及时灵活处理课堂。
二、中职学校立德树人长效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我国发展步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在不断推进我国教育的全局性发展。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把握课程教育的整体方向,结合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有效利用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德育思政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利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促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更加热爱祖国,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创新,吸引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二)利用网络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现在网络日渐发达,攻占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职学生作为年轻人群体更是网络的资深用户。因此,中职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对学生管理,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学习强国APP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移动互联网霸占人们时间和视线的当下,开发一款集时政新闻、视频热点、经典剧目等为一体的APP,作为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很快抓住了中职学生的眼球,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枯燥无味,思想熏陶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拓宽了德育工作的边界,从面对面课堂上到网络上。除了开发一款APP这种形式,互联网还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形式,比如通过会议通讯软件,可以随时随地的组织多人交流活动。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多处中职老师及其他管理工作者开展网络授课,疫情阻隔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但是不能阻隔思想的传播,更没有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即使疫情结束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应当积极利用网络,拓宽工作渠道。
        (三)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共建
        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家长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第一,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德育状况,阶段性地总结学校的德育工作,争取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第二,应针对家长开展德育培训,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第三,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让教师暂时成为“代管家长”,引导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四)发动学生,开好主题班会
        很多德育工作者都喜欢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学生,殊不知,一切德育活动都要通过德育主体的内化,才能够在德育主体身上显示效果。学生是德育主体,一切德育活动都要来源于德育主体、通过德育主体才能事半功倍。主题班会是德育常态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每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我都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确定主题。主题班会的设计,也是班干部全体成员轮流设计,让每个同学都有参加主题班会的机会。在班集体大家庭中,关注每个同学,班集体才有凝聚力。例如,有一段时间,班集体同学特别喜欢追星,针对这种现象,“堵”是不行的,要“导”,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够让懵懂的中职学生辩证看待追星现象。为此,有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定为:怎样看待追星?班干部主持,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学生很兴奋,这是他们关注的话题。然后,从追星的表现、追星的原因、追星的结果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心中有个正确的追星标准。班主任也是一员,班主任点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追星故事。最后让学生总结怎样看待追星现象。这个主题班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应当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根植于心,以思想政治课堂为主阵地,构建优秀的、有科学教育理念的教师团体,利用网络渠道贴近学生活动,掌握、了解其心理状况,有效开展学生们的管理工作。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思政工作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12-13.
[2]高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1-14.
[3]吴月齐.试论中职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2018(1):67-69.
[4]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