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黑龙江省富锦市特殊教育学校, 黑龙江 富锦市156100
摘要:残疾学生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生理和心理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因为自身的缺陷,会在明辨是非、评判优劣、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和健全学生有着一定的差距,严重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恶习”。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培养残疾学生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要把残疾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现、融入主流社会、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即是学生文明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残疾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想把残疾学生培养成明辨是非、习惯良好、品德优良的学生,需要教师经年累月的教导。同时,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教育手段等等也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的文明程度和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残疾学生;德育教育
导言: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要时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为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做好榜样。当然,要想使残疾学生得到全面发现,只提高自身修养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工作中,我们还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使残疾学生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1 爱是教育的前提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爱健全的孩子容易,爱残疾的孩子却不像说的那样容易。残疾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缺陷,有着狂躁、多动、喜怒无常、胡言乱语、排斥他人等等不良表现。他们经常不理任何人,包括教师。我也曾走入误区,认为这些残疾学生不可理喻,自己的坏习惯那么多,还听不懂他人的教导。可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残疾学生也一样有着他们的可爱之处,他们的世界很简单,思想特别单纯,你只要是真心的爱他们,他们也会认可你,会在你生病的时候给你送去一杯热水,围在你身旁问候你,关注你,非常的乖巧。了解了这些学生,我就在生活中、学习中多关心他们,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慢慢走入他们的生活空间。残疾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入学年龄不一,班级里有大有小,年龄差最大的有十岁,接受能力,懂事程度都不一样。课堂教学中,年龄小的学生不能接受当堂所学知识,课后教师就让年龄大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开始的时候大学生并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帮助小同学,并且很排斥教师的做法。
看着学生不听话,我也经常批评他们,但是没有效果,作为教师我就思考着改变教育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的一切都要向教师学习,教师让他们帮助小同学,为什么教师不去教呢,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我就开始一遍一遍的示范怎样帮助他人,让大学生学习,对于做的好的同学给予各种奖励,渐渐的同学们就养成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高品质.
2 理解、体谅、细心观察、研究残疾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当从各方面首先了解人。”残疾学生由于受自身的缺陷的影响加上世俗偏见,很少人能理解他们。同时,他们自身也缺少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很随意,并不遵守课堂纪律,也不听从教师的教导,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行为也很生气,很想批评他们,但换个位置想想,如果我是学生,老师批评我了,就会改吗?思前想后,我觉得简单的批评不会起多大的作用。这些残疾学生内心封闭,不会与人沟通,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很脆弱,一旦伤了心,很可能就更难和他们沟通了。因此,我对这些残疾学生没有批评,而是重新安排了教学内容,把学生不喜欢的死板的学习内容改为了生动的动画,用教学课件的生动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把一些教学内容整理成儿歌、诗句、游戏等,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学的更有趣,慢慢的学生就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了。
3 宽容、含蓄、友善地对待残疾学生
残疾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加上缺乏家人的管教,自由、散漫、不懂礼貌等等不良习惯很多。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个缺点,在教学中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旦方法不当,会产生不良效果。残疾学生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教师单靠说服教育以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就改变教育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着如果我是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喜欢听什么样的话……“我喜欢听表扬的话、喜欢和蔼的教师、喜欢做榜样……”因此,我积极的去寻找学生们的闪光点,扬其长避其短的表扬学生,慢慢的他们都忽略了自己的缺点,自觉的改变自己的一些恶习。当然,宽容并不代表纵容,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严格要求的前提下讲究方式方法,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和谐友善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诚然,只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熏陶。对于健全学生来说,一个道理,一个准则,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但对于残疾学生,特别是智力障碍学生和精神残疾学生,教师要花费十倍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让他们改掉一个坏毛病、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说:“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这个道理很浅显易懂,可是残疾学生就是不懂,他们会因一点小事骂人、打架,教师批评、教育、讲道理都不能让他们改掉坏毛病。针对他们的这些行为特点,我就在课后给他们播放一些小视频,制作一些动画课件,带领学生观看,把道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讲给学生,告诉学生要改掉那些坏毛病。当然,也经常给学生观看一些正能量的宣传片,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总之,对残疾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 结论
残疾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关心爱护每一个残疾学生,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使用各种方法,循循善诱,有针对性的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残疾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才能让残疾学生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才能让残疾学生更好的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