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生“微”德育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廖海峰
[导读] 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新时期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德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优化
        廖海峰
        广州市从化区吕田中学,广东广州 510950
        摘要: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新时期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德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利用微信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保证在符合现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经验,对微信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现代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微信;德育教育

        从教二十多年来,得到的最珍贵经验就是要重视德育,除了做好学科教学之外,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和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这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关键做法。微信作为新时期应用范围最广的通讯交流手段之一,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德育教育的品质。
        一、利用微信开展初中“微”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实际教学管理经验,我认为微信在现代初中生德育教育中能够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说,利用微信开展初中“微”德育的可行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微信是符合现代初中生群体特点的一种教学手段。建立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微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信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契合现代初中生的群体特点,现代初中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对微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会熟练的使用,这为微信在德育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微信为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提供了路径。与传统的德育教学途径不同,微信能够为初中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朋友圈、微信群组、订阅号等功能都可以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促使初中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三是微信的应用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敏感、活泼而且自我主观意识在逐步增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微信的应用能够很好的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例如应用微信一对一的对话能够更好的保护学生的隐私,从而有利于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四是微信在德育教育中应用有着隐形教学的优势,一方面,与传统的说教德育教育方式相比,微信能够让那些不方便说、不好说的德育内容更加直观、有效的传达给学生,比如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有关内容,利用微信途径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微信,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一对一”对话,学生的隐私能够得到有效保护,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而且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二、借助于微信开展初中“微”德育的途径和措施
        从自身教学经历出发,我认为虽然目前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德育教育手段落后、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弊端,结合微信的实践应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利用微信开展有效的“微”德育教育工作。
        (一)以热点事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微信聊天
        聊天功能是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时也是开展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初中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比较抵触的,厌烦、倦怠的心理比较常见,而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在于德育教育的内容较为枯燥、刻板,不符合初中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基于这种实际,借助于微信手段,教师可以将热点事件作为互动德育的“引言”,结合学生的兴趣组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围绕着感兴趣的事件、话题灵活、真实的参与到微信聊天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而且通过聊天教师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内心想法,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网络有着不同程度的迷恋,不知道如何合理的利用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我选取一些沉溺于网络导致的悲剧事件作为聊天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自主的去搜索、阅读相关的新闻,在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分享网络交友的故事等等,让学生在这些实际案例中去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并给与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这样既起到德育教育指导的效果,又帮助学生更好的管理自我时间。
        (二)借助于微信公众号或者朋友圈功能开展德育教育
        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是微信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两个功能模块也十分熟悉,尤其是对朋友圈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就利用好这个资源开展德育教育。一方面,我申请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分享正能量的话题、与初中生身心发展相关的资料以及初中生需要了解的社会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等等,并且培养学生访问公众号的习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分享的话题或者设计的主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来管理公众号。

例如在开学之际,分享一些如何调节开学心理的文章,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设计一些缓解紧张情绪的内容等等,让公众号真正的成为学生心理疏导和行为活动的“小参谋”。另一方面,我充分发挥朋友圈的优势,共享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将微信聊天群里讨论的话题进行总结、发布。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功能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更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并且对学生的积极心态和正面情绪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家长群开展德育教育配合和宣传工作
        微信群组的建立除了针对班级学生之外,也可以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主阵地”。实际上,家长群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针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的,必须要家庭教育的配合,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比较注重家长群的建立和维护,一方面通过家长群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根据学生在学校、家庭的表现与学生家长一同探讨学生德育引导的方向和方法,保证德育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注重家长群的德育宣传工作,分享学生在校生活中的现状,提升家长的德育指导水平。同时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利用微信,除了能够与家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之外,微信也成为教师与家长之前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基地,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宠宝”,有些家长认为老师的管教方式过于严厉,对老师采取的一些行为和措施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严厉的反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平时借助于微信向家长推送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信息,比如推送诸如“跪着的老师教不好小孩”之类的文章,旁敲侧击的表达意思,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家长的偏激观念和想法,与家长之间构建良好的情感交流桥梁。
        (四)利用微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到个体发展青春期,大多数的初中生都有叛逆心理,由于年龄代沟以及德育教育方式的限制,很多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遇到的关键问题就是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良好疏导,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客观上来说,人的思想情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教师很难真正的走入学生内心进行教育指导,只能通过外在的手段进行干预和引导。微信作为一种虚拟沟通交流的渠道,既能够保护学生的心理隐私,满足青春期学生注重隐私和情绪敏感的特点,同时还能够让教师以网友、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对话,有效打破代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逐步的交流中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心理隐私能够在有效保护的状态与教师进行分享,从而能够针对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例如有的学生可能面临一些家庭问题,父母关系不和、二胎家庭矛盾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朋友圈动态或者主动与学生微信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压力,并且分享相关的文章和信息,或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好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微信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分享生活、抒发情感的主要平台,尤其是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会有自卑感,而微信为他们提供了自由表达思想的平台,但是微信毕竟是虚拟世界,如果长期沉溺其中,反而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利用微信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正确、适度的使用微信,要将微信作为手段,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归到正常的现实生活中去表达、去抒发。
        (五)构建微信班级群组
        微信对初中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将班级全体学生都加入到微信群中,作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平台,同时我还可以在群组中分享德育教育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关于班级建设相关内容的资料。为了利用好群组,我还安排学生轮流做“网络执勤班长”,负责群组信息维护,让学生自主分享德育知识相关资料,同时借助于微信语音信息,开展班级主题微演讲活动、微讨论活动等等,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群组中为学生解答疑惑。比如在期末考试前,我通过微信群组开展关于正确面对考试、摆正心态等相关内容的德育教育等。最后,要注意的是,由于微信是基于网络应用的,在微信交流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比如附近的人功能、摇一摇功能等,学生又比较天真,一旦遇到不法分子,就有可能透露自己的信息,很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在使用微信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微信交流中各种风险,指导学生科学处理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中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结束语:
        微信作为一种现代通讯交流工具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能够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应用微信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既要利用好微信各种功能开展多元化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安全的使用微信,充分发挥微信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创新“微”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浓欢.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34.
[2]陈浩军.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才智,2020(12):73.
[3]张红英.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20(10):165-166.
[4]蒋亚群.对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30.
[5]贾萍,孙忠岳.初中班主任利用微信开展互动德育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9(S2):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