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
大竹县第四中学 四川达州 635100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数学学习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因此,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初中生的课堂,老师并不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本文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研究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探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主观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1培养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所谓“解决问题能力”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谋略,往往是可以解决某一系列问题通用之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就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手段,而这些是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积累的。在实际的初中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生看到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思路,束手无策;而一些学生虽有些解题思路,却总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无法正确解题。深究这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难发现,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策略意识”,他们太过注重某一问题的解答,而没有总结和分析解题方法、思维的意识,使其学习困难重重。
2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2.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大胆进行提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以严厉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课堂严肃有余,却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压抑感,不敢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与爱护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焦灼感,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展示,积极开展课堂知识的探索与质疑。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解决问题,勇于争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的有关性质”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试着依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对课本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收获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知识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无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收获得多与少,对于积极分享自己学习收获的,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那些内向不敢发言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对他进行耐心引导,让其大胆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度大小,教师也一定要以耐心平和的口吻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让学生在积极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能以最佳的状态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索,以此确保学生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默契度,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积极钻研,勇于探索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数学问题能力的逐步提升,推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性成长。
2.2构建数学模型,提升模式识别能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将数学问题进行模式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快速地对数学模式进行检索,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将数学模式进行推广,让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问题。在问题的求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中去发现具有概括性意义的思想方法。模型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观察、分析、抽象推理的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发现、推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3创设情境,激发策略需求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些是极为抽象和生涩难懂的,倘若脱离具象化的问题而只讲策略,很难被学生们接受。因而,在实际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为了解决情境问题而去思考、探索、发现、寻找解决策略,以“需求”作为动力,与生硬的“策略”讲解相比更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策略”学习的兴致。教学情境多种多样,其创设可依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探索、辩证、论述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策略意识逐渐形成,解题策略也在不断积累,对于解题策略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便于其后期学习中对策略的灵活应用。
2.4课后总结,归纳提升
真相只有一个,答案也只有一个,但破案手段很多,解题方法也不可能只有一种。不能否认总结规律也十分重要,但不能太过于肯定。只有一种套路往往会封杀学生的其他解题方法,限制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的同时,也会使他们丧失对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追求,这样对解题提分尚有风险,更无法起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因此课后要及时总结,肯定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并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促使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来,进而逐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艳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1):189.
[2]区杏湘.初中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培养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144.
[3]李丽.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0(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