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红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中学 164300
【摘要】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将课本上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独立地且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处于主导地位的学习活动。数学课前预习就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体现。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很多高中生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数学的课前预习,这样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受到影响,由此看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并积极发现课前预习的积极作用,教师要从培养高中生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培养课前预习能力; 实践探究
【正文】对于数学课前预习这一观念,有些教师认为,高中数学没有课前预习的必要,认为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足够了。教师缺乏对数学课前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的引导,无法使数学课前预习发挥其重要作用。有些学生对于课前预习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意识到课前预习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自身有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监督。无论如何,不论是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高中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积极正确地投入到课前预习中去,让最终的自主学习取得更大的成果。
一、对高中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目的及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或者是进行动手实践,这对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提前预习是对所学的知识提前进行了解,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时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到课前预习为其带来的良好结果,增添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 教师在准备教学材料时,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学习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需要学生课前预习的题目,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预习材料,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对高中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探究
2.1 有层次有趣味的设计预习材料
教师在对于学生的预习材料进行设计时,要讲究层次性以及趣味性。将预习材料进行层次性的设计,让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适用于该份自学材料,平时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攻克后面较为困难的问题,平时学习较慢的学生可以认真预习好课本内容并完成较为简单的习题,这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预习材料要由简单问题逐渐转向困难问题,由已学内容逐渐转化向未学内容,难易适中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好奇心,并且不至于打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预习材料的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比如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入,或者是由人们普遍知道的现象引入,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索预习材料中的问题,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对其探索学习,更好的达到预习效果。
2.2将复习回顾与习题巩固融入预习材料
一份完整的预习材料不应该仅仅是新内容的基础知识预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自身通过预习学到的内容运用到较为简单的习题中,如若没有习题巩固,只是将课本上原有的知识搬到预习材料上,为了完成预习材料而进行预习,这样的预习对学生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也会导致学生浪费掉自主预习的时间。在预习材料中加入适当的习题可以让学生学着将书上的知识点运用到简单的题目中。在预习材料中设置将复习回顾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在进行新内容的预习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新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在预习材料中加入对旧知识的复习回顾以及对新知识的习题巩固,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新旧知识的异同与关联,并且将课前预习时间充分利用,达到更好的课前预习目的。
2.3引导学生记录课前预习中的问题
在学生对于预习材料的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通过课本内容以及教辅资料还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独立完成预习材料之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范围内的交流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对独立思考仍未有结果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记录,等到教师上课时,有重点的听教师的讲课内容。这相对于没有课前预习来说,学生能在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之后抓住自身理解问题的难点,以及自己没有想清楚的点,在教师授课时,有针对性的听讲教师的讲课内容,以及教师对于该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对自己记录的问题重点听讲,最终解决学生自身的疑问,如若教师的解题思路更为简便,也可以试着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找到教师解题思路与学生自身解题思路的差别,找到适合自身的解题思路,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结语】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点较多、较杂,需要一定的整合,也需要自身的不断练习与摸索,这样看来,自主学习对高中生至关重要,在这其中,课前预习发挥着一定作用,在课前预习中,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独立的思考问题,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达到更好的自主学习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便于教师抓住教学重点,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芳芳. 重视高中数学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姚文珺.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