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试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夏昌平
[导读]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很好的知识契合度,提问能够有一种目的性,起到一种知识的传递性
        夏昌平
        重庆市大足区昌州小学    402360
        摘要: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很好的知识契合度,提问能够有一种目的性,起到一种知识的传递性,并且,教师的问题应该具有很高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感兴趣,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并且,教师的提问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十分的突兀,使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问题,并探知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更应该做到望之则知其所不然,在学生们都不懂时,详细讲解,而非一概而过,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双向提问,结合同学们的问题向同学们提问,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思考,从他们的角度进行理解并找出他们的问题,在最后做出完美解答。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方法
        
        1对于课程问题的理解
        在教师们的听课与教研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课堂中所提问题的内涵并未进行较高层次的理解,也就是说很多教师没有理解应该如何提出课程中的问题,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把那些学生们不懂得知识,还有不清楚的概念,甚至是不会做的习题全部都加入到课堂的提问当中,从而忽略了课堂上提问问题的本质,忘记了去引导学生们去注重教材上最为根本的知识,而去拓展一些意义不大的问题,使得学生们不知道哪里才是重点,只觉得处处都是难点,从而降低了对于数学学习热情。,且有很多教师提问的问题的质量十分的有待提高,没有认识到提问问题的根本,在课堂上随便加上疑问的语气,别当作是提出了问题, 出现了问题乱而繁多,使得学生们不能分清该去探究哪里。所以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应该是有质量的,有目的的,能够全面概括教材的,使得学生求知欲爆棚的问题。
        2提问的有效性具体体现
        教师们提出的那些对概念定理的理解问题是对教科书上最为简单的事实问题进行提问,是一种低效的提问,这一类问题,往往源自于学生们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渴望,是一种求知欲的体现,例如为什么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又是零点五,这是对于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的不解。这类问题形式很固定,可以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而这类问题正是教师们需要转化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有效问题,使得学生们对这类问题能够有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得自主或合作探究成为学习方式,才能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2.1 提高问题知识契合度
        所谓问题的契合度,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与教材所要求学习内容的契合程度,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是否是一个有效问题,关键就是看其知识契合度,把对该问题的观察与已知知识和教材要求的知识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该问题是否完善,进而改善得以提高知识契合度,把一些实际性难以理解的问题转化为抽象性的易于理解的问题。


        2.2 问题应具有引导作用
        众所周知,对于未知事物的渴望是探究该事务最强大的动力,对于教育,同样如此,当老师能够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对于该问题的探究也会更加深刻,如此便能最大化的,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让问题能够发挥到最大的作用,比如在人教版课本中出现的问题,小李和小王相隔十米,小王向着小李的反方向走去,小李朝着小王的方向走去,小李每分钟可以走一米,小刚每分钟可以走五十厘米,问多久之后两人可以会面,但如果身为教师的我们换个角度来提问,将小王小李由自己学生来扮演,学生在表演与实践中就学会了数学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能够正确的去解决问题。所以,有一个好的提问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3 有效问题设计的方式
        3.1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抓后教材,提高问题有效性
        课堂上提问问题的灵魂不仅在于提问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还是要教师清晰自己的学生的水平与学习理解能力,教师应该熟悉自己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摸清班级的大致水平,结合班级和学校的安排,以学生为主,设计和解答问题,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如此方能使数学教学畅通无阻。
        3.2 用心教研,创新问题,增强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最强的人群,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是非常剧烈的,一些枯燥的数学问题经过教师的创新创造可以变得十分有趣,使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一个有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使得学生们探究能力更强。
        3.3 鼓励思考,激励创新,提高问题的开放性
        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的结果或许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不应该只强调其中需要学的内容,而一概否认其余答案都是错误的。在现代的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有了多个答案时,就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容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有一些成就感,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经过长期的实践显示,一个有效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更加有趣,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提问的艺术更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重视提问的有效性培养。
        
        参考文献:
        [ 1]叶晓婷.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J].知识窗(教师版),2016(11):28.
        [ 2]邓万鹏.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J].读与写,2017,1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