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
河北省保定市风帆学校 河北省保定市 071051
摘要: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时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加强课堂的实际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利用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建立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数学是小学阶段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并发挥自身引导者和指导者的重要作用,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灵活开发以及创新教材内容
培养高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但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找寻更加具有生动性的数学内容。只有制定出满足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譬如日常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为了研究路程、速度以及时间相互间的关联性,可选择步行、骑车以及开车等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通过学生日常的交通体验能够看出,速度和时间属于反比例关系;如果速度相同,距离以及时间属于正比例关系。教师利用实践具体分析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但可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还能够提高当前的教学效率,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包含非常多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这一情境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上。而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教材本身出发,找出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近的素材进行创设。一些学生会因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相关的物品,不太理解教师所讲解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展现,不仅能够将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简易方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和生活有关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课本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杭州湾大桥全长大约 36 千米,比香港青马大桥的 18 倍还多 0.8 千米,香港青马大桥全长大约多少千米?这个问题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的,可以将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这一题目的含义,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让他们直观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3丰富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形式
受很多因素的限制,以往小学数学教师一直秉承的都是应试教育理念,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是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生硬地将数学基础知识传递给小学生,而忽视了对小学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很难将自身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这样既枯燥又乏味的教学课堂上,因此,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数学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采取正确的手段来创新教学形式,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比如在进行“垂线与平行线”中的“距离”的教学时,学生必须对最短距离这一概念有着明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设置两个点,然后提出问题,比如:从 a 点到b 点要怎样走才最节省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接着,对于学生想出来的各种方案,教师要一一进行验证,只有这样才会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内容有更加具体的认识,利用这一方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另外,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规定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更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故为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周长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和圆哪一个面积是最大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肯定都有各自的观点,在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使用相同长度的线来拼成不同的图形。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操作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际的验证,最后引出图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论: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是最大的。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引导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一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提高数学教材应用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教材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载体。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任课教师在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此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小学数学教材。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小数乘法”一课时,小学数学教材中给出的是一个买卖风筝的情境,从表面上来看这一情境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不同地区的物价标准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增强小学的学习体会。在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这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以此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以全新的小学生活化课程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切实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J].科技风,2019(19):27.
[2]王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2019(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