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徐丽
[导读]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阶段教学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大有裨益。
        徐丽
        湖北省洪湖市小港管理区中心学校    433213
        摘要: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阶段教学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大有裨益。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以后发展帮助极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考虑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的高效手段。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学生;效率;能力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彻底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将课堂打造地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们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当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辅助教学时,学生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升,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也随之升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其以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打下了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课改除了重点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以外,还提出了促进学生在快乐和享受中高效获取知识的观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效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激趣式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出感兴趣的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索产生更高的兴趣,也为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夯实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利用多媒体将一位老人用手丈量布的长度的视频,说道:“同学们如果想测量布的长度会用什么呢?”学生立即回答道:“用尺子!”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身边的课本、课桌以及学校的花坛等图片展示出来,继续提出问题:“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是不是也可以用尺子呢?”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教师又播放了一则关于兴趣小组选择不同物体进行测量的视频,促使学生通过视频发现测量的乐趣,进而产生主观能动性。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中,学生们学习欲望逐步升高,为教师顺利展开测量教学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讲解例题,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当下,信息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们一直在想办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联系到一起,实现课堂的创新,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知识点较多,教师们一般都会借助例题辅助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和解答例题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点。

当信息技术出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以后,教师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讲解例题,促使学生们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理解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表内乘法(二)”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将文具店各种文具产品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价格图片呈现出来,同时展示出问题“买三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学生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和学习的加法算式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中蕴含的条件和问题阐述出来,并且将简单的问题利用图象或者画图的方式呈现出来,鼓励学生生自主说出“1个文具盒8元”、“三个文具盒就是三个8”,进而列出乘法算式“8×3=24(元)”。当学生学会应用乘法算式计算应用题目后,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将单价为2元的橡皮呈现出来,鼓励他们自主列式计算购买7块橡皮一共需要多少元。当学生初步掌握了乘法算式和计算方法后,教师又鼓励他们自己结合图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题也变得有趣和简单起来,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组织练习,锻炼学生解题速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枯燥的教学形式以及内容常常会感到厌烦,难以在课堂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不愿意主动地投入练习中。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形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十分注重课堂练习,希望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信息技术出现在课堂中也为练习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织练习游戏活动,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数量掌握计算技巧和方法,解题速度也随之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加法”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课堂上通过情境导入的方法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促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数学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设计了一款游戏,将两位数加法练习题目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进而促使他们在游戏中逐步掌握两位数相加的算法,同时提高其解题速度。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活动后,数学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和有趣,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进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课堂活动设计的多姿多彩,学生们获取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也由此增强。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解题速率也随之升高,为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群.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J].南北桥,2018(11):143-143.
        [2]李翠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000(012):208-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