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萍
[导读] 在苏教版的小学期三年级教材中,每一册每个单元都有专门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时就引起了很多社会因为学者的关注。
        王萍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小学  552100
        摘要:在苏教版的小学期三年级教材中,每一册每个单元都有专门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时就引起了很多社会因为学者的关注。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依托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去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法,使学生们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沟通来完成习题的解答。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问题;教学;小学三年级
        引言:
        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上,一些单元都会讲解到解题的策略。在每个单元都是单独的出现在课堂上,教师们将解题的策略导入到课堂上,教师提出一定的习题,让同学们共同的去解读习题。理解问题的条件告诉了什么,以及需要在该题目中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进而去启发学生在分析的问题条件中,再去细致的分析那些隐藏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生去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小组合作,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去说出自己在实际问题中的困惑。在完成习题解答之后,要引导同学对答案做好检验,并进行总结分析。
        一、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意义
        (一)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掌握解题的策略有助于小学生们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他们应用积极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源于生活,也会回归到生活,小学生通过学到一定的具体策略,可以处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际问题。另外也能够使学到的知识应用实践,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应用知识。选择恰当的策略,来自主解决,并在问题解决成功之后,会使孩子们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这种心情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数学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们在面临问题时有更强的信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优良品质
        当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要强调同学们在解题后学会反思,检查问题,及检查自己应用的问题及策略是否恰当。让他们思考自己得到的答案是否正确,以及给孩学生们讲述检验习题解答的策略,以及引导同学去思考,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解答,并且要及时的检查回顾自己整个问题解答的是否正确,逐步养成学生及其解答的反思习惯,才能够实现总结复习,获得更多的解题经验和方法。
        (三)提高学习的效率
        解决问题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去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效率。另外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知识也会不断的扩充。通过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顺利解答作业习题,提高自己数学成绩。在解答问题时,应用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去处理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迁移以反思的方式拓展自己解题策略。

针对于不同的视角,来应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实现一体多解的目的。综合运用到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去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另外通过解题,也能够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回顾。让同学们自主编制一套完善的具体策略,传统的数学教学多为知识灌输方式教育,孩子们都是以被动式的学习,缺乏主动思考,死记硬背知识,这些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往往只是知识记忆,并不能实现快速起实现解答习题目的,为了有效转变过去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帮助孩子们去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效率。此外,还要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让其能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来处理数学上的各类问题。
        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研究
        教师们通过应用多媒体的方式,来给学生们展示数学解题的微思维方法和数学知识,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认识热爱数学,能够感受到数学解题的趣味和乐趣,以及解答问题成功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一)勾画标注经典题目,找出数量关系
        当学生在升入三年级之后,感觉数学比较难学,问题题目太长,计算比较复杂,教师在与同学们交流期间,会发现有些同学不会读题,不能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看到一些大段的文字,题目读了两三遍,还找不到题目的核心意思。因此通过应用勾画标注方法,让同学快速地去提取解题的关键信息。例如果园内有苹果树30棵,桃树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是桃树的4倍,请问梨树有多少棵,教师们引导同学去勾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如苹果树30棵,桃树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是桃树的4倍,来引导同学去计算习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才能快速解答,以避免结题思路走偏。
        (二) 简单画图,让同学走入情景
        教师给同学讲解画图法,可以帮助孩同学轻松去理解题意,而且能够让同学快速进入到结题的情景中。例如甲乙两个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而行,在经过三个小时,甲乙两车还相距100千米,其中甲车每小时会行驶60千米每小时,会行驶50千米。此时就问AB两地相隔多少千米。教师引导同同学去动手在草稿纸上画图,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又会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举一反三。
        三、结束语
        为了能够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们要引导同学在实际解题中,注意积累解题方法,探索解题更多的路径。掌握更多的解题策略,教师逐步将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同学们去自主思考,拓展自己的思维,积极发挥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们主动去探索解题的方法。将解题的策略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数据融入于生活,也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封艳. 浅析小学三年级数学常见习题解题方法[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4(35):109-109.
[2]唐思祺. 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8, 000(001):72-72.
【3】徐友新. 加强引领 凸现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数学教师, 2015, 000(003):P.25-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