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宝艳
廊坊市安次区磨汊港小学,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游戏作为新的手段推动教学,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游戏化教学应用到课堂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前言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了教学方式的创新,现代化教育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游戏化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游戏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其自身所具备的趣味性特点和教育性质,也为落实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有效途径。借助游戏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而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1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1教学背景
游戏化教学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方式已经难以胜任教学的要求,教师们都在不断地探寻新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提出,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使得课堂上的主体由教师转化为学生。小学数学教学作为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游戏化教学是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具体操作,是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扮演的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学生是游戏化教学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是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从而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背景下提出的游戏化教学,创新了教学方式,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1.2学生特性
游戏化教学能够迎合学生的特性,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但是由于其理解难度大,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数理思维要求高,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的学习,为后期多门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生活中所必需的基础性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的运算。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特性增加了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启蒙阶段,具有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差、理解能力薄弱、贪图玩乐等特性,使得数学的教学常常不能如期进行。小学数学教师试图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特性制定出符合学生特性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应运而生。游戏化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降低数理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度,避开自控能力差的缺陷等优势。运用游戏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学生特性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数理知识,在小学教育中成为游戏的制定者,而学生是游戏的玩家,此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2.1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虽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占据着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很少会在课堂上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互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真实感受也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地位,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厌恶感,从而降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不利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2不重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没有做到及时的更新和转变。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开展游戏化教学是浪费时间,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课下也不会为游戏化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所以在课堂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来进行学习,教师也很少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再加上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就会严重的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3.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导向,是指导一节课如何进行以及需要达到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把握好课本的重点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有侧重点的准备教学内容,这首先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重点,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整堂课程有整体的清晰认识,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带着学习目标听课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对分数化百分数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可以正确快速的将分数和百分数互换,然后对这部分知识讲解,讲解时需要注意告知学生易错点和重难点,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自主计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答疑,最终将学生的问题可以总结再讲解一下,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可以通过计算接龙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规范教学过程
小学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避免学生过度活跃,以免使小学数学游戏化无法达到实用性。规范教学过程,使游戏化教学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加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加减乘除知识的时候,可以使学生分别扮演老板、顾客以及收银员的角色,顾客首先需要通过购买东西来计算,收银员需要涉及到找零的计算,老板则负责最终的整体核对核算任务,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来计算,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一个裁判的角色,核对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同时也需要维持课堂秩序,避免过于混乱。
3.3保障知识在游戏化教学中的落实
游戏化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尺度,避免游戏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沉迷游戏而忽略数学知识的学习。试卷考试可以高效的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试卷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都涉及到,而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检验学生学习状况,使学生在全面投入的情况下更利于整体检验。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知识时,教师可以准备一组数据,然后将学生合理分组,由学生组内进行讨论,合理分工,最终每组上交一份最准确的扇形统计图,由教师评定,这样小学生就可以由教师监督保障知识在游戏化教学中的落实。
4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同时要把握好游戏的时间和类型,利用合理的方式发挥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畅,宋传鸣,刘丹.基于游戏化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2):32-36.
[2]魏茂开.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8(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