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对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积极影响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胡燕
[导读]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行动的品质。
        胡燕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四小学    563100
        摘要: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行动的品质。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多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意志品质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中主要研究的是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积极影响。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以及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结果发现,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利用体育运动手段对小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还未充分发挥出它的有利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将“开齐开足体育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加以明确,更加体现出体育运动对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深化认识。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认识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正是教育的关键,正是培养和发展他们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机,而体育课也正好提供了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契机。因此,文章在基于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上的积极影响,以此为据提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体育运动来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具体途径和有效手段。
关键字:体育运动 小学生  意志品质
        1.研究目的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中重在追求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体育运动带给学生在意志品质上的培养。体育运动是通过学生身体实践参与的一项活动,是区别于其他学科不能具有的优势,是更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课程。正处于运动兴趣强、敢于挑战、善于接受动作、理念的小学生,更应该值得体育教育工作者得以关注。意志品质培养既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的重要方面,学校体育作为课程体系,不仅承担着提升学生体质的职责,更承担着塑造人格、锻炼意志的重要责任。在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接受能力强,他们对运动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同时体育运动也是一项能够多方面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学生在参与不同的体育运动、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之下能对自身不同方面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所选定课题,在网上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炼,找出其规律后形成自己新的观点和认识。
        2.2教学实验法
        利用平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学生进行有目的访问,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认知方面的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意志品质发展训练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实验研究。
        2.3归纳总结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得出自己的见解并运用于今后的体育教育运动中。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运动对促进小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分析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现今时代下的小学生大多数存在意志较差,要改善学生的意志品质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很大关系,然而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运动必然是有效手段之一了。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占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强调要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增强,更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兴趣及意识、能力及习惯,而且对学生树立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以身体直接参与活动锻炼,结合以思维活动,学生在这一个广阔的空间里,自身的个性、意志将得以充分的展示与发展。学生也经常会遇到挑战与困难,在这些困难面前难免会有失败,而在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过程中学生形成挑战的过程就将是学生形成自我意志品质培养的有效时机。
        然而,绝大多数的学校及体育教师都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但在体育教学活动并没有与之有效的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培养意志品质的优势力量。意志品质的形成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面对困难来临时会敢于去面对,正视问题,接受挑战。正如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会使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获得充分的调整与发展。每个人都期盼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会去拼尽力气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所以,良好的体育运动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也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曾名.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勇敢品质的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05.30.
]]。在体育教学中要将体育运动、体育教学、意志品质的培养统一协调起来,以更好的达到体育运动促进意志品质的培养。
        3.2该如何利用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3.2.1利用常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常规体育课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的根本。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有目的性、方向性、规范性,克服懒散随意行为,还要进行自主、自立、自信的心理诱导。在常规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以上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学习行为习惯中贯彻意志品质锻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目的及需要创设情境教学,利用诱导和激励语言,促使学生在意志观念上转化为意志行为的动力,在观念和动力的推动下增强学生运动能力,适时调节身体运动机能,以坚韧的信心和意志,积极、勇敢的投入运动,从而达到意志品质训练的目的。


        例如在体育课的耐力训练中,训练内容的出现就会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同学们就会在自己的意识里面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可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训练内容。这时候教师的激励和诱导便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耐力训练便是自己的意志训练,这一段距离正如我们生活中所要走的路程一样,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首先战胜自己的内心给自己树立正确的理念,选择相信自己。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减小负荷并给与鼓励,同时教师也该给学生讲解在耐力运动中出现常见生理反应的处理方法,在学生运动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激励并且随时关注好学生的状态,有教师在一旁的关注与激励,会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畏惧甚至能够完成好训练,这样一次次反复的练习中学生会积累战胜自己、战胜挑战的经验从而运用在生活习惯中,达到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作用。
        3.2.2利用体育游戏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堂体育课中游戏项目也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体育游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运动机能,还能更好的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为体育教学提供便利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游戏内容的选择相当广泛,游戏项目也有一定的竞技因素,游戏的开展可以让整堂课程更加的活泼生动,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融入体育锻炼中。当然,要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关键还得有贴合实际目的的体育项目。虽然说体育游戏是游戏项目,但是它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分配角色、分组,在各角色、组别之间相互配合、帮助、竞争下会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挑战意识、自制、坚韧意识,从而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2.3利用体育竞赛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比赛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在体育比赛中不仅是个人荣誉的竞争,更是集体荣誉感的获得,学生会更加重视集体意识,会在集体安排下进行活动。在比赛中学生之间会增进相互的关心和相互之间的激励,形成合作探讨、团结拼搏的集体,增强对竞赛的勇气和对集体的责任心。在比赛中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但是这些负荷学生必须自己去面对并且战胜它。例如在学生的长跑运动中,不仅要学会呼吸的调节,还要给自己建立信心、鼓励自己一定能够坚持跑完全程,但又必须调整自己的步伐和频率,进而转变为思想上的竞争,靠自身意志战胜自己。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安排比赛项目,通过比赛加强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面对失败后的压力及心理变化和成功后不骄傲的心理,从而加强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3.2.4利用良好人际关系健全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接受者,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关键因素,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良好关系也能够健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意志品质。这几者之间建立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就会是一个有利的氛围,师生之间感情真挚,教师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相互鼓励等都能够减少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畏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对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培养果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具有有利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教学是让学生拥有优良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培养目标的组成部分,德育课程的渗透中不仅只是文化课程,还和体育课程、体育运动存在关联。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案例的有效设计,将意志品质的培养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提高自身意志品德[[[] 原瑀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体育品德培养及案例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9.05.01.
]]。在具有竞争性、身体接触性的体育运动中,首先要让学生在理解“公平竞争”的宗旨下,更是今后学习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根本准则,让学生在自己亲身感受下领悟到竞争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和懂得尊重事实、接受事实,公平、积极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体育运动中丰富的教学内容,也能丰富学生的心灵和陶冶道德情操[[[] 常益.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06.01.
]]。每个运动项目的规则要求均不相同,那么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需要,调整自身状态来适应不同条件要求下的运动规则,这就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制能力进行培养。
        体育运动能锻炼学生果敢、独立、坚韧、自制的品质。在球类运动中,时机的把握相当重要,也许一次犹豫将会是一场比赛胜负的关键,在投球、传球、突破动作中学生基本技能动作是关键,但是时机的判断与果敢、坚毅有直接的影响,当时机的出现或者是选择好自己的方式后要果断的,迅速判断。在耐力跑中,场下的人只能为我们加油助威,最要的还是的靠自己去完成,有些路注定只能自己去走,这个时候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来拉着我们前进,只有自己靠着自身的毅力奋勇前行。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是有无数个独立的身影,我们不能去选择让所有人陪同着一同前进,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果断前行。贯彻学生在运动中这样的理念,他们将会拥有独立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品质,当他们面对学习、生活的时候也能够有所选择,也能够这样选择。所以体育运动不单单是锻炼学生体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形成坚毅、果敢、独立的生活状态。
        4.2推动体育运动与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有效结合
        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十分注重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多中外文化典籍都有相关记载,在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下提出体育课的重要地位。现代的体育课下学生也不只是追求身体上的锻炼目的,还在于接受心理上的锻炼,文化课程只能教会学生知识理念,而体育重在学生的实践,学生能够在自己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打破自己的常规,勇于去挑战、接受失败、体验成功带来的心理反应。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意志培养的时候严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也要注意运动负荷的选择,在小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认知范围内对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运动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教师有目的的进行诱导,进而加以语言上的激励,这一切的培养要教师全身心的融入学生的观念中去,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良好轻松的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打破自己心理的阻碍,积极的配合教师的训练目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达到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