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霞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二中学校 048100
摘要: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强,逻辑性强,尤其一些难点知识,即使教师反复讲述,很多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课堂时间有限,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促进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本文立足笔者多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给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分别是做好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考动机;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索;教学导入;课堂提问;多媒体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高中数学的知识要更为艰深与复杂,有时一道数学难题、一个知识难点,教师可能要花去一节课的时间。而且,很多时候学生理解与否还要靠他们自己的理解。不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一点点,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的概率就增多一点点。因此,我们应该不懈的追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提高思维能力。
一、做好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数学不可以了解一些事物运行的规律,还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的问题。不同于要依靠课外阅读的文史类科目,数学是一门极具理科代表性的学科,数学只要在上课时间认真听讲,课后稍微复习几次就能够很好地掌握。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规定,数学将作为高考主要科目出现,数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在我们的人生中重复出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实力和教育水平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占据一节数学的的开始时间的“导入”部分,无疑是为一节课打下良好基础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正弦定理"时,笔者就运用了问题导入法——众所周知,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当明月高悬,我们仰望星空,会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的古人也赋予了月亮很多美好的寓意。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月球的了解的加深,有一个问题摆在了科学家的面前,那就是月球究竟离我们地球有多远呢?当然,最终科学家们成功的算了出来,而其中所应用到的理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弦定理”。那么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理论能够帮助科学家测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通过笔者的一番描述,将正弦定理与科学家计算地球距离这件事联系起来,提出了问题,引发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了良好的课堂导入效果。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理性思维的学科,问题可以看作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味的讲述,还需要依靠高质量的问题推动教学的进行,促进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智慧。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们要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出发,探究问题解决的策略。在提问上,我们要可以采取灵活的、多元的方式进行,以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实现学生的有效探究和学习。
例如,在“椭圆”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调动自己的大脑,积极主动的思考。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知道,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在运动,而地球绕太阳的轨迹并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椭圆,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地球公转中行进的长度呢?椭圆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相同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展开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
三、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基本形式,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中数学知识的讲解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尤其是那些具有空间运动、抽象思考的知识难点和问题,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动态呈现,我们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轨迹、复杂的思维过程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们,从而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轻松容易。
例如,在“双曲线”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认识,笔者为学生们动态的展示了双曲线的图像,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了双曲线特性。如此一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思维、运动变得可见,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想要学习高中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教好高中数学同样也是如此,希望诸位教师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而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91.
[2]张建忠.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8(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