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刘扬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变革,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

        刘扬
        乐清市芙蓉中学  浙江  温州   3256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变革,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在新课改过程中一定会遭遇诸多问题。另外,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堂认知,也会受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制约。因此,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一种新型、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开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数学课堂上,民主性也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开展分层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升级,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清晰明显。为适应时代发展,学校的教学目标也必须随之改变,更为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趋于培养全面发展型学生。但众所周知,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需要根据学生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不同来划分层级。除此之外,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在高中阶段可谓是重难点,必须格外重视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对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1分层教学的教学原则
        首先是学生发展情况相近原则。对于分层教学模式而言,遵循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全面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习情况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学生学习情况正确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这样才能更好地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课堂,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如,提升教学效率,推动下一步教学内容的开展。其次是灵活性原则。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发展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兴趣进行不同程度的上升和下降。因此,分层教学一定要遵循灵活性原则,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灵活调整学生的层次。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断鼓励学生朝着更深的层次进步。通过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优秀品格,还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评价自己,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
        2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教学评价需分层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也应当分为不同的形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并不能单纯的凭借一张考试卷子或者是一份实践报告,就判定学生的总成绩,这种考核形式较为片面。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也应当采取分层次评价的方式,这一过程应当借助于大数据才可以完成。例如在课上讲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互动情况,对学生的课上表现进行打分,这部分的分值可以占据总分值的20%,而课后作业的完成状况及作业的上缴情况应当占据30%的分值,其余50%应当是学生日常表现、出席率及综合情况的考量,这种评价方式是非常合理的,摆脱了传统式、单一式评价的形式,分层评价机制能够更有侧重点的将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对数学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这也是现如今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机制的常见形式。
        2.2注重评价鼓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是塑造人格的阶段。对于高中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还不全面,生理和心理也不成熟,教师对学生及时地进行鼓励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鼓励。

但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并不能以成绩来衡量一切。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身上寻找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喜悦。例如,学生在获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还要进行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这样一来,学生还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客观、具体的了解,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还能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端正学习的态度,不断培养全方面人才。
        2.3按学生水平分层次
        学生本身的分层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前各地高中都进行了扩招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大不相同,所以高中数学教师为了更好的实施分层教学,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证教学效果。例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分为三层,包括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针对学优生,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普通生则主要为基础学习,然后在基础学习之上,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拓展内容;学困生本身基础知识比较差,而高中数学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部分学生要专注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培养自信心。
        2.4数学课堂的分层概述
        一般来说,教师需要提前对数学教材做出一定的研究分析,在备课时便划分好教学层次。教学课堂中的分层一般可分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时间分布两个部分。就教学目标而言对成绩优异学生便可注重创新思维与数学应用方面的培养,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便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并举一反三即可。就教学时间分布问题来说,并不是完全分层,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单独授课。而是合理分布课堂教学时间。比如使用课堂前20分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使得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并融会贯通。然后再运用后20分钟讲授教材重点、难点,帮助成绩优异的学生拓展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这样逐渐从易到难有助于帮助全体学生获得共同进步的机会。
        2.5预习模式与分层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上依然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为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准备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在课堂教学时能实行分层教学。例如,在预习数学课本上的新知识时,教师可对学生提出要求:在预习结束后,学优生要试着从刚学到的知识中寻找解题思路;中等生要将新知识和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整理比对,并在做题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后进生要对新的知识有一个简单了解,并在接下来的课上积极提问。即使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也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磨课,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分层教学法。
        结语
        综上,分层教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模式,大样本数据背景下的高中分层教学能够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高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高中认可并推广分层教育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育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大样本数据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学校方面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分层基准,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分层规划,以推动教学目标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8(53):106.
        [2]赵芳芳.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性[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10).
        [3]王雅琴.刍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渗透策略[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3(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