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颖文
锦州市第十二中学 121000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探究初中历史情景教学法的特征和原则,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看,情境教学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指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教师创设的情境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冲动和探究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洋溢出来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将不可遏制,令人欣喜。
2.探究性,新课程改革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情境教学法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历史,历史又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能够产生心理、情绪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进行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能探究历史,进而增强历史教学效果。
3.合作性,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境教学法就是力图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究、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即教师传授的知识应当是科学的,正确的。
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是符合历史史实的,或者历史上有可能存在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历史具体化。教师在讲课中运用的材料、史实也应当是科学的、可靠的,不能随意引用。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是历史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是指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把历史事物通过图片情境、文字情境、问题情境或影视情境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脑海里再现、重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趣味性原则。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4.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许多学者认为,恰当地设置疑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只有当学生学习时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的知识容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能生动、有趣、高效。教师要想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使学生认知需求达到一定水平,他们才有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
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因此,运用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一个研究方向,而教师通过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更显重要。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认知的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最终把学生带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但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份量,要问到“点子”上,有利于师生共同探究。
结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教学途径,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实践也表明了实施良好的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可以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娟.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