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 陕西西安 710000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使社会的各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引起一些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关注、思考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纷纷提出21世纪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和技能。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它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摆在美术教师面前亟待思考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在美术课堂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兵马俑群——秦朝军威的象征》一课为例,分享几点教学中有效的实施策略,以供广大美术教师参考。
一、单元化教学要主题突出结构相连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要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的。如: 要学生完成“假如你是兵马俑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你将如何为大家介绍兵马俑呢?”这个学习任务,学生必须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创作手法和表现技法、人文内涵等知识;并以兵马俑志愿讲解员的身份介绍兵马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从而认识体会学习的意义,形成核心素养。而现有美术一课一练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解决问题所需时间的要求。如果把一课时的教学转变为多课时组成的单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还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单元化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增加课时,要想有效实施,单元还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来统领,同时课与课之间要既要层次分明,又要构成紧密相连的整体,按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次递进。如:《兵马俑群》这一课,从走进秦俑(图像识读、文化理解)——话说秦俑(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再塑秦俑(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对话秦俑(图像识读、审美判断),通过欣赏——评述——创作——评价的单元递进学习安排,引导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创作,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活动。
二、教学资源选择要打破学科界限
核心素养是一种“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他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以及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素养,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就要打破学科界限,整合不同学科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教学素材,这种相通的知识,摆脱了学生对碎片化知识的简单识记,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并形成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兵马俑群》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音乐、美术、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来挖掘教学资源,带给学生丰富的感知。如:专题考古资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网、纪实片《秦兵马俑探秘》);影视剧资料《神话》、《大秦帝国》;文本资料(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通过历史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兵马俑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跨学科的内容,所建立起来的概念是完整的、立体的、联系的,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化形成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学方式要设计学习工具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学必须要转变方式,教师在课堂中不是站在讲台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设计学生学习工具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传统以教师为主讲的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用具通常是为自己讲授服务。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师将要自己所讲的内容制作转化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工具。学习工具主要包含学生学习的任务指南和学习PPT、微课、学习的辅助资源材料两类。其中,设计学习任务指南里面一定要说明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要求。单元中虽有统一的主题,但每节课侧重不同,学生会遇到不同的难点问题,因此这里面的学习工具,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内容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如:第1课时“走进秦俑”,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欣赏评述学习。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工具主要是图片、音像、书籍、网络素材,以及引导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如何评价和怎样表达的方法案例。而第2课时“话说秦俑”,这一课学生要通过小组内合作的方式汇总学习成果,再开展组间分享交流学习活动。这里面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工具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交流的规则,评价标准等。实践证明,课堂中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指南选择相应的学习材料、方法步骤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则针对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
四、设计学生评价方式要简便易行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教学评价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教学评价也从单一的量化评价向追求质性评价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形成。质性评价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质性评价倍受专家推崇。但是,实际的操作中,利于反应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单由于印制、收集、整理、统计、存放等操作流程复杂,班级学生数量多的现状,完成此项工作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现实中美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因此,不做或应付填报成为普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采用的方法较为可行。将编辑好的评价内容利用问卷星这一信息化软件制成评价单,学生通过扫码填写完成评价,电子文件让原本复杂的汇总分析变得较为轻松,评价回到真实的状态,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要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实施,教师需要改变现有单课时教学模式为主题单元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单元问题情境,为学生开发设计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工具,重视教学评的统一等。总之,要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忽视。同时,任何素养和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好的方法策略必须要坚持实施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研究 [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4~35.
[2] 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19.4.
[3] 尹少淳.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P16~58.
[4] 2017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