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琼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610200
摘要:通用能力指包括从事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指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的知识及技能。对于会计专业来讲,中职学校[院校都更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要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兼顾两个能力的培养,设置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而言,良好的职业能力十分重要。当前很多用人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往往格外看中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能力。会计职业能力是会计工作人员从事该项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的总称。然而,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在开展会计教学时,往往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培养,也就导致了用人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会计人员,而会计专业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尴尬处境。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1.1 会计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相脱节
我国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深入理解办学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内涵,会计教学活动的开展与通识类学校的教学无异,更加强调理论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比如,单纯讲解课本知识,却很少涉及相应知识在未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又如,单纯依靠文字和语言来解释会计实务,却忽略阐述各类票据的应用方法以及经济业务之间的内在逻辑。以上等等问题的存在,直接拉长了学生对于就职岗位的适应时间,这与专业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
1.2 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合理设计
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多由教学系列和实验系列两部分构成,实验系列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相对偏低,实践经验不够,基本能把课程上规定的实习项目任务完成,很难对整个课程的实习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基础会计是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是按章节来进行。因课程内容设计会计行业的多门学科,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具有碎片化特征,对应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也是零星杂乱的,职业技能培养不系统。如果不对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和设计,按照课堂讲什么课后实践教学就练什么来进行,不易达到实践教学巩固强化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合理运用的教学效果。
1.3 部分中职学校对于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师是培养人才,实现培养目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目前部分中职学校师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及职业岗位经验等方面来看,仍然相当比例的教师对于职业能力了解不多,同时在职业岗位上的时间过短,对于当今社会会计人才能力的真实需求并不是非常了解。同时,部分中职学校对于会计能力的考核机制并不合理,并不能够激励教师去主动地学习,提升教师个人的职业能力。部分高校目前对于教师的激励主要来源于科研课题与学术论文、专利等方面,教师想要获得更高的待遇及收入,就必须要评上更高级的职称,而与职称评价体系直接相关的是科研课题、论文甚至是各种技能大赛获奖等,对于教师而言,与其花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上,还不如提升科研水平,加强论文撰写能力。另外,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仍然是以考试为主,对于学生平时的管理及过程考核要求并不是很高,导致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平时不听课,期末下苦功甚至作弊的情况。
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创新路径
2.1 注重课程内容优化,加快专属教材开发
中职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中职学生的客观条件和内在需求出发,注重做好教学内容的整合工作。应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比例,加入更多强调工作实操类的内容;同时,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可适当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应的德育课程等,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随着专业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改革的向前推进,中职学校还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开发适合中职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校本教材,从而防止教材过分“一视同仁”而影响了中职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2.2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优化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
按照行业发展趋势、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优化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其目的是让校内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是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二是实践教学指导人员要跳出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理念来研究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和规划,把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做到实践教学能力训练规范有序,由浅入深,层级递进。三是对实践教学资源功能进行优化开发,邀请行业专家结合校内实训设备配备情况,组建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实训型工作室,开发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中就能得到职业岗位的体验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2.3 调整教师与学生评价体系
针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动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各中职学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适当改变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例如:将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纳入科研体系中来,教师通过申请金课、撰写理论教材、实践教材等作为教研课题,同时将科研课题与教研课题共同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支撑。鼓励学生与教师在课下紧密沟通交流,改革学生评价标准,丰富学生的考核方式,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次数、内容等都可以作为学生成绩的评定标准。
2.4 实践教学情境重构
一是对原有的实习实训室进行功能升级,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企业对接,利用学校教学和学生资源,成立工作室,承接代理记账、会计数据处理、记账核算、科目汇总等社会业务,让学生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活动中以准职业人身份履行岗位职责,熟悉岗位流程和职业标准,从而实现课程学习、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一体化,把实践教学转化为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二是加强仿真模拟实践教学,在传统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开设有复式记账、账簿登记、错账处理、会计报表、凭证核算、记账核算等实习内容,多数学生只是进行着重复性的数据抄写处理,对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反映的经济效益等无从考量,无法感受会计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重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专业软件、演练沙盘等构建实践型、实用型、适应型,符合会计行业发展趋势、能与会计岗位对接的仿真模拟实训室,它能仿真模拟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业务、仿真的票据,能模拟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处理,实现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税务处理一体化,让学生感受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结束语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应立足目标性,突出特色性,只有扎实地进行理念创新和教学体系改革,才能促进自身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曾庆珠.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8(11):79–80.
[2] 赵娜.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新能力结构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6):91-96.
[3] 李慧敏.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425-425,426.
[4] 薛春燕.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08–112.
[5]魏涛.试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纳税,2017?(?20)?:?48.
[6]郭红侠基于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知识经济,?2018?(?17?)?:?125?,?127.
[加了二条关于中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