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赵勤
[导读] 在新课改之下,我国推出许多新型教学模式,
        赵勤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思源实验学校 贵州 毕节551600
        摘要:在新课改之下,我国推出许多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受到广泛教师的欢迎,更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一名初中阶段历史教师要深化先进教学模式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历史课堂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良好保障。本文就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翻转课堂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 翻转课堂 应用
一、现阶段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
        在教改之下,我国教学正不断发展,但仍有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只关注传授历史知识,往往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下,使学生感觉到无聊、枯燥,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阻碍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学科有许多内容需要记忆,为了考试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历史知识点,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学习历史也较为被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无法保障课堂质量。由于历史不是初中的主要学科,所以有许多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历史培养,在课后教师更多的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语文、英语,因此,学生无法充分地学习历史。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灵活地运用翻转课堂
(一)重视课前预习环节
        在传统课堂中,教学主要由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构成,在新课改之下,教育部门更重视课前预习环节,教学主要由课前预习和课中讨论构成,翻转课堂更迎合现代教学理念。然而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怎样预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可以布置预习任务,留预习卡,还可以通过微课学习历史知识,进而在课堂中更好地吸收所学内容。例如:关于《百家争鸣》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预习视频,接下来填写预习卡,第一题老子的主张思想、学派;第二题孔子的主要思想,从政治、教育、影响方面进行设置;第三题,百家争鸣的内容,其他的思想家以及他们主张的思想,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学生在预习后对所学内容已经有一定了解,促进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
(二)在课中运用翻转课堂模式
        在历史课前,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不同,教师在分组时要做到每组实力均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在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也会发现历史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此期间学生从被动状态到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贸易、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整个过程以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在学习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这一部分,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在观看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说出鸦片带给中国的影响,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归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问清政府有哪些措施,引出下面学习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了解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师心中将学生分成3类,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这一内容,教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要有不同提问策略,学习五四运动扩大这一环节教师可这样进行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五四运动扩大后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表现?”此时提问后进生。“导致五四运动扩大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提问中等生。“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什么?”此时提问优等生。这样提问不仅让后进生有成就感,而且提高中等生、优等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在课后帮助学生解决历史问题
        当今社会,国家科技发展迅猛,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群中提出有难度的历史问题,学生在群中进行深度探讨,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比如:关于《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内容,同学们我们思考几个问题,其一,这场战争带有侵略性质吗?其二,义和团在其中体现出哪种精神?其三,对于国人的教训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思考所学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思维,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也让学生学会中华人民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更新已有的教学观念,加强新型教学方式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同时要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布置预习卡帮助学生全面预习,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要分清师生角色,根据不同学生有针对的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建.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61-63.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4.035.
[2]刘汉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141-14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091.
[3]薛生花.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5):127.
[4]文玉梅.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134,136. DOI:10.16681/j.cnki.wcqe.201913079.
[5]徐卉美.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局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121-122.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7.07.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