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如何有效开展拓展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潘素民
[导读]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及策略。
        潘素民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362805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生积累相关语文素养、吸取知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全过程,而拓展阅读则是对课堂上的阅读补充与延伸,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数量以及阅读范围得到有效扩大,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拓展阅读锻炼,实现眼界拓宽,从而使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及策略。
关键词:拓展阅读;教学目标;语文教材;合作学习;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将学生自身的成绩提高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这就是开展拓展阅读的教学意义。拓展阅读的教学开展,主要是依据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寻找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阅读知识,并促进阅读材料相关知识背景的呈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相关阅读材料的有效理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从而使小学生实现拓展阅读的同时,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基于明确教学目标的拓展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具体教学中,系统化阅读教学的开展通常是极其必要的。语文课堂上进行拓展阅读的教学时,通常会出现教学目标不清晰的状况,这就致使教学活动开展时,通常会产生教学结构混乱的状况。同时,语文课堂上开展拓展阅读,还能使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并使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水平得以显著提升[1]。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需对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具有清晰认知,并通过科学化阅读方法,促进小学生阅读鉴赏力的提高。首先,语文教师需关注小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并将拓展阅读的教学价值作为出发点,对阅读内容实施丰富,以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鲜感。同时,语文教师还需为学生营造相应的阅读氛围,学校可通过图书馆的开放,注重图书更新,以便于每个学生在阅读时,能够随时借阅。其次,语文教师需注重拓展阅读开展的方法选择,并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教学目标实施适当调整,以促使小学生的阅读鉴赏力与理解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基于语文教材的拓展阅读教学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材通常是根据新课标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发展情况制定的,由此可知,语文教材更具实用性。因此,语文教师在选择相关阅读材料时,需把语文教材当做基础,根据从浅至深的教学原则,确保语文阅读效果的提高。教师在对拓展阅读的文章实施选择时,需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需依据语文教材,选择教材外的文本;第二,需注重语文教材的应用,对教材中的类似文章实施整合[2]。例如,对《七律·七征》实施教学时,其中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该句诗主要是对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艰难险阻进行描写,但因为小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在理解该诗句的时候,就会感到困难,且无法有效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能选择些相似的文本,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等,通过相似文章开展拓展阅读,对阅读技巧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基于合作学习的拓展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合理分组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关阅读知识实施拓展,在具体分组时,语文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课堂表现等进行合理分组,以促使小组学习的效率实现最大化。合作学习中,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篇阅读文本,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积极讨论与交流,并引导学生经过文本阅读,对其中包含的课外知识进行阅读,以促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大胆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表达,以实现知识互动,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共同学习,以促使学习优异的学生深化对知识的印象,学习差的学生也获取到相应的知识[3]。同时,合作学习的开展,还能使全部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为学生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知识量的拓展,而且还能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从而使语文课的拓展阅读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四、基于课外阅读的拓展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作为拓展阅读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积累了相应的阅读量,才能实现拓展阅读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语文教师在对课外读物进行选择的时候,需注重小学生身心及年龄特点的充分考虑,并为小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文本。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推荐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读物,促使课堂上的教学延伸至课堂外,从而使小学生阅读的知识得到有效拓展[4]。例如,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实施教学时,语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照片、代表作等呈现给学生,并对鲁迅先生的人物以及其代表作品实施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拓展阅读,并将课外的阅读书目《朝花夕拾》推荐给学生。又比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实施教学时,教师可将《唐诗三百首》推荐给学生,而在《守株待兔》开展教学时,可将《寓言故事》等相关课外书籍推荐给学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量丰富,而且还能使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从而使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其不仅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法,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与兴趣,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课外读物,在学生阅读时,给予其针对性指导,从而使小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获得丰富体验以及成就感,并促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左彩霞. 立足文本,有效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 000(001):P.150-151.
[2]胡建平, 江静.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探究[C]//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 2018.
[3]张筱娟.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思路研究[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5, 000(003):142-142.
[4]柳荣春. 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拓展阅读教学[J]. 吉林画报(学术版), 2014, 000(001):205-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