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赵秀兰
[导读] 对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赵秀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护理;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对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的护理专业临床护生共70名,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的临床带教方式和程序化教学,常规的临床带教方式为A组,程序化教学为B组。将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B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且不良事件发生较少,患者对其的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程序化教学;儿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过程。这是护理专业学生转变角色的重要阶段,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巩固护生的基础知识,全面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科的特点,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临床教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护生的学习兴趣,使护生完成既定的实习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时间是2019年2月~2020年2月,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此期间在我院实习的70名护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A组男性5名,女性30名,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其中,最小20岁,最大24岁;B组男性3名,女性32名,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其中,最小19岁。最大23岁。将两组护生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入选者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A组护生都接受常规带教方式,主要通过带教老师讲解,护生做笔记,实习结束之后,进行考核。
   B组护生接受程序化教学方式,内容如下:
   (1)进行综合评估。带教老师要对新进的护生开展综合评估。首先对护生进行综合知识、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评估,可以通过访问、提问、考核或问卷调查等方式,系统性地对护生进行评估,带教老师根据每名护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
   (2)制定系统的带教方案。根据对护生的评估结果,并且与学校要求的实习大纲相结合,以及针对医院实践护理要求中的重难点,从培养护理核心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计划,要求每一名护生自己制定出详细地实习计划和实习目标。
   (3)教学方案的实施。按照实习目标和实习计划,将教学计划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严格进行落实。同时,带教老师还要与护生进行沟通,针对护生的特点,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还要保证护生在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有收获和提升。
   (4)评价与反馈。对护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开展考核,带教老师针对护生的考核成绩,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生也对教学方法以及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带教老师可以根据护生的评价将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使护生的综合实践水平和护理能力都得到提升。
   1.3观察指标
   考核两组护生的成绩(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对护理流程的掌握程度,每一项的满分都是100分,分数与护生的学习情况成正比)、护理满意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满分为100分,85分以上表示患者满意护生的护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研究得到的数据用SPSS23.0的处理系统进行对比,所得结果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数据用t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不呢此实验数据军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与A组相比较,B组护生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和对护理流程的掌握情况都存在明显优势;B组护生的护理满意度与A组相比,明显较高;B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较于A组而言,优势显著。具体数据见表一:

3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将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护理学生的角色转换,为今后的实习奠定基础。从本次的研究数据来看,B组护生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和护理过程均显著高于未进行程序教学的A组;B组护理满意度(94.28%)显著高于A组(9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A组的25.71%,主要原因是程序化教学能够在早期对护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并针对护生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进行补充,从而提高护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在程序化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循序渐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护生在程序化管理中的综合能力,师生之间的双向评价不仅可以培养护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在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根据护生的评价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完善教学计划。
   综上所述,针对护生的培训,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实施程序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对于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水平和对护理过程的掌握程度。使得护理满意度提高,避免了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燕.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4):97.
[2]王斌.程序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4):190.
[3]邓腊梅.程序化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1):123-124.
[4]彭文山,赵宏.程序化教学在儿科门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3):145-146.
[5]王鑫媛.双向护理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