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卢焰 柳立鹤 何学权 普雪花
[导读] 探讨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协助临床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卢焰 柳立鹤 何学权   普雪花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协助临床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医院在2011年1月-2020年6月接诊进行治疗的11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借此了解其病变情况和发病原因。结果:110例患者的骨髓标本显示,骨髓细胞增生主要集中在III级增生活跃及IV级增生明显活跃,说明大部分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度较高;其造血系统疾病为主要发病原因,占61.81%,非造血系统疾病原因占比为38.18%。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主要发病原因为造血系统疾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外周血象分析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无需借助高档设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学;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价值
??全血细胞减少,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种综合性疾病,由于患病因素较多,除见于造血系统疾病外,也可见于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1],查找病因较困难。临床主要表现有感染、贫血、出血等。由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更快更精准地检查出病因并且还能明确骨髓的状态,所以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通过对医院9年来收治的11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选择中医医院在2011年1月-2020年6月接诊进行治疗的11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3例,女37例,年龄在20~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5±3.2)岁;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一种及两种以上临床表现,其中:贫血66例,出血26例,发热等感染30例,关节痛12例,皮下瘀斑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常规血液检查: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利用血细胞分析仪与相关配套试剂对三大指标WBC、HB、PLT进行有效检测,了解其数量是否符合常规指标,并对其进行染色(瑞氏染色法)以观察血象的变化。
    1.2.2采集骨髓样本与观察
??选择骨穿部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处理后进行穿刺,抽取少量骨髓液,制作成厚薄非常均匀的骨髓涂片,并用刘氏染色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同时按照所需采取细胞化学染色,随后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方式观察其变化,并记录下变化过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骨髓细胞的病变情况和发病原因。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分为:I~V级, 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与级别成正比,即增生级别越高骨髓增生活跃度越高。发病原因以造血系统疾病及非造血系统疾病进行划分。    1.4统计学方法
?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n表示病例数,当P<0.05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髓细胞增生评级情况:该组观察指标显示,骨髓细胞增生主要集中在III级 增生活跃、IV级 增生明显活跃,说明大部分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度较高,具体见表1。


   3、讨论
? 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致病因素极为复杂,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见于其他系统疾病[2]。为了明确病因,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参考依据,笔者与科室的人员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了解骨髓增生程度及对其发病原因,结果显示:110例患者中,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主要以增生活跃、增生明显活跃为主,造血细胞占比在40%~80%之间,说明大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度较高;其造血系统疾病为主要发病原因,占61.81%,非造血系统疾病原因占38.18%。其中造血系统疾病中,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症在发生原因中占比较高,分别为38.23%、22.05%和14.7%。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原因中脾功能亢进、感染性疾病均比例较高,分别为35.71%及28.57%。说明虽然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全血细胞均明显降低,但是有大部分骨髓细胞处于较活跃的状态,而部分处于活跃度低的状态,因此,临床医生不能仅仅因全血细胞减少而认为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处于高水平或是低水平。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对患者骨髓增生情况和发病原因进行了解,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    ?总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造血系统疾病造成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外周血象分析对临床诊断重要重大。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应用于临床可以准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原因和骨髓增生程度,使临床医生获得重要的辅助检查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参考文献:
[1] 和虹,邵宗鸿,刘鸿等.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2(2):79-82.
[2] 杨雅梅, 王娅娟. 骨髓细胞学联合外周血常规检测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3): 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