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对策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陆莹 杨雨露 翁婕
[导读] 探究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并对相应管理对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陆莹  杨雨露  翁婕
(上海邮电医院;上海200040)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并对相应管理对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针对性管理对策实施后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护理工作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医疗差错和感染的例数分别为1 例和2例,共计占比7.5%。对照组护理人员发生医疗差错和感染的例数分别是3 例和3 例,共计占比15.0%。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分析后发现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护理风险为两方面,患者方面有有患者突然病危和家属需求多变,医院方面有操作不当和护理质量风险,可以通过完善急诊护理计划、加强业务培训、理顺沟通机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和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五个方面的努力来进行应对,且这五方面的措施在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面有较大作用,积极推广的话也可以极大改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较高的情况。
关键字:ICU,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应用效果
  引言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简称ICU)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收治的患者一般为其他科室或者医院无法处理的患者,患者的病情普遍具有危重、复杂、多变的特点。 由于患者本身的危重病情和家属的焦虑心情,是护理风险高发和医患矛盾多发的重中之 重。重症监护病房其中的护理工作是危险、艰巨和困难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 患关系,本研究系统分析了 ICU 护理风险,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业务水平和护理风险发生率数据进行对比,对比针对性管理对策实施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和护理风险 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于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 32 人,女性患者 48 人,患者年龄分布在 58~86 岁,平均年龄(72.9±10.5)岁,平均住院时间(10.6±3.5)天,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检查方法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探索护理风险的 影响因素,评价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可能对患者影响的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对观察 组患者的护理采取风险应对措施,评估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护理业务水平和护理风险 发生率,以此来验证护理风险应对策略的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22.0 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T 检验,当 P<0.05 时认为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业务水平对比
  在治疗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中,观察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的平均评分(94.3±3.8)分,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平均评分(98.2±4.6)分,对于护理人员的记录质量的平均评分(92.1±3.1)分,观察组患者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平均满意度为(93.5±4.6)分;对照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的平均评分(81.5±5.2)分,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平均评分(92.9±4.3)分,对于护理人员的记录质量的平均评分(70.7±4.4)分,对照组患者的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平均满意度为(74.1±6.2)分;观 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1 所示。

3.讨论
3.1  风险因素分析
  突发性危重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ICU 患者相对较多,病情危重、复杂。本研究通过对 ICU 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探讨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危重症患者的病重风险。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进一步降低潜在并发症的医疗风险, 危重患者或正在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将直接转入ICU 进行治疗和护理。因此,ICU 患者的状况容易引起患者家属的焦虑,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二是护士的操作风险。 与其他科室相比,ICU 汇集了各种高端护理设备,这些设备很多都是国外进口,系统语言并不是汉语,这就对操作人员的外语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使用频率非常低的进口设备,会极大增加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1]。除了设备方面的风险外,我院ICU 护士多为工作年限5年左右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人普遍具备更加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 体能能够胜任繁重的护理工作,但是相应地,这些年轻人在临床经验和护理经验的全面性方面,仍然不够优秀。所以当碰到个别复杂变化的危重病人时不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甚至出现延误救援和治疗的情况。第三,患者家属需求风险。一些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和要求很高。一旦患者生命体征趋于恶化,医院无法及时有效沟通,就很容易诱发医患冲突。一些患者家属对患者进入ICU 的情况感到困惑,甚至持否定态度。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或无法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们希望 ICU 能够尽快转移患者,或者告诉他们 ICU 对患者的治疗没有多大价值。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每天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们的焦虑或怀疑会加剧,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2]。最后,护理质量控制风险。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对护理质量控制的风险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如责任心不强或者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书面表达能力不足或因过于繁忙无力重视,导致护理记录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涂改、不完整不连贯、不准确或书写不清楚、不规则等问题。护理记录的缺陷使得护理质量控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实施。第三,转运病人的风险。在转移到放射科或其他部门时,由于病人的病情评估不足,不够准备  一些必要的救援设备和药品,实施监控措施不足,一旦病人的病情恶化,救援的机会将被推迟,这是一个潜在的和无法估量的护理风险。最后,护理人员交接的风险。护士未能严格执行护士交接班制度,不清楚和不完整的医嘱等会影响危重病人的护理,造成不良后果。
  
3.2  对策措施及应用效果
  针对以上常见的护理风险,我院在重症监护室制定了以下护理风险防范对策,并在观察组实施。一是完善急诊护理计划。充分发挥专科护士、护理组长的骨干作用,合理安排新老员工,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制定和完善护理风险应急计划,如“关键患者抢救计划”、“并发症预防计划”和“转运风险预防计划”,形成一个全面、有效的工作计划,以便护士掌握护理风险计划的过程,熟悉每个操作环节,采取护理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并加强护理风险预防能力[3]。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一方面加强内部业务培训。通过专家讲解的方式来及时普及新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同时也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演示最新的护理方法,及时提高各护士个体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全面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护士及时、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变化,适应新的治疗措施。另一方面在操作技能上竞争。举办操作技能比赛,提高护士对仪器设备的应用水平,避免因缺乏操作而延误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和护理工作。三是理顺医患沟通机制。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接触来积极收集其家庭状况和意愿,评估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需求。根据评估结果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个性化需求。沟通和反馈不应该局限于固定的时间,而且随着时间和实际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善医患关系和满足患者家属的个性化需求均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沟通机制来进行达成目的。第四,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制度、流程、岗位职责等方面调查得出的护理风险重点进行分析,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来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并要求护士长对相关的风险点和对策实施进行监督控制,每天通过三级护理查房的方式来进行检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4]。五是控制护理质量。(1)明确护理质量的控制重点。通过会议的形式交流护理经验,探讨护理难点,集思广益,确定当前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加强对入院指导、医嘱 执行、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重要环节的指导和监督。(2)加强护理质量控制 评审。由专科护士或副护士长来进行护理质量的评审,重点关注护理记录和护理操作正 确性和有效性。(3)完善质量管理检验体系。护理质量管理应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确定一个检查关键点,如最新的护理理论知识,最新的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临床应用最新的护理方法。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业务水平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医疗差错和感染的例数分别为 1 例和 2 例,共计占比 7.5.0%。对照组护理人员发生医疗差错和感染的例数分别是 3 例和 3 例,共计占比 15.0%。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论
  综上,系统分析后发现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护理风险为两方面,患者方面有有患者突然病危和家属需求多变,医院方面有操作不当和护理质量风险,可以通过完善急诊护理计划、加强业务培训、理顺沟通机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和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五个方面的努力来进行应对,且这五方面的措施在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面有较大作用,积极推广的话也可以极大改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较高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荆孝帅,丁飞,杨迪超.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122.
[2]荆孝帅,丁飞,杨迪超.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7):112.
[3]潘伟琴.重症监护室实施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9):98-100.
[4]吴秀琴.重症监护室护理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医疗装备,2017,30(05):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