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孙静红
[导读]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

   孙静红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上海200125)
   摘  要:本文章的目的就是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通过对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中的十例具有明显睡眠障碍的肿瘤晚期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后前一周的每天睡眠时长情况进行比较。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睡眠中的作用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在干预后患者平均睡眠的时长比干预之前有明显的延长现象。尤其是在干预的第5、6、7天之后患者睡眠的时间有显著的增长。文章的结论就是,对肿瘤晚期睡眠障碍患者及时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情绪可以对其肿瘤晚期患者的睡眠情况有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睡眠障碍;
   前  言:恶性肿瘤患者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患者群体,在其生理和心理方面患者和家庭都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和痛苦。特别是在肿瘤晚期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给患者造成了睡眠障碍,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降低了治疗效果也给家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恶性肿瘤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会有明显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的表现。有研究表明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失眠的发生率高达25~%73%之间。有临床的研究发现对肿瘤患者的不安情绪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有对其失眠情况很大的改善作用,在对严重睡眠障碍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当中,文章采用对照研究判断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睡眠的影响,进行以下总结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法
   文章主要针对本院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住院有睡眠障碍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按照以下的患者进行筛选在,30例病案中筛选出1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1、患者肿瘤均属于终末状态。
   2、在医院进行肿瘤晚期治疗的患者均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
   3、患者在患病之前没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4、患者的受教育与程度均在小学以上。
   5、患者在患病前没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以及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史。
   6、10名患者预期存活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7、家属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过程中进行全程陪护。
   8、患者的住院时间均超过14天。
   9、患者本人和家属,均签订了同意书并同意院方的无保留告知。
   (二)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在入院后只做常规性的护理,第2天让家属在夜晚对患者入睡时间以秒表确认开始计时的方式进行监测,在患者睡醒后终止秒表的计算。只计算其持续的睡眠时间,监测周期是7天。
   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之外要从第8天开始采用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在干预治疗之前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其基本情况应当包含患者的心理状况,情绪状况以及经济状况和对病情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1、向患者对有关工作流程和工作安排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介绍疾病的知识以及治疗的过程和方案。

与此同时还要介绍其不良反应和预防的措施。
   2、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成功案例以及显著的效果,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且增强患者的服从性。
   3、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给予患者一定的情感的支持及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以及被理解和来自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关心。使患者可以放松的对治疗的接受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给患者家属提供心理干预的方法技巧,当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要对其正确的引导,给予正确的处理方式。
   4、要针对患者的兴趣爱好,可以让患者多听音乐、读报纸、下棋等,鼓励患者和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分散其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以及郁郁的情况。
   5、医护人员要每天和患者进行多次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患者提出来的问题,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并且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采取意念引导和放松肌肉的训练方法。使患者可以同时治疗疾病的信心,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正确引导患者的生活理念促使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三)观察指标
   对十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时间进行观察。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 SS16.0统计学软件对10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实施的前后睡眠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分析实施干预后,患者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延长,并且保证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发现在干预后的第5、6、7天患者平均睡眠时间有明显的延长。
二、结果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10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实施的前后睡眠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分析实施干预后,患者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延长,并且保证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发现在干预后的第5、6、7天患者平均睡眠时间有明显的延长。
三、探讨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心理因素不利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心理因素也是影响患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心理的疾病困扰增加了肺癌患者的致死率。因此,通过心理护理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的康复。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要通过沟通和与患者的交流来改变患者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以及状态等并得到患者的认可。恶性肿瘤患者优质的睡眠可以维持其充足的精力,是患者生活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评判依据。恶性肿瘤患者在生活当中不但遭受这躯体上的病痛折磨,而且还要在心理上承受疾病的折磨以及死亡的恐惧和社会不被接纳的担忧等。所以恶性肿瘤患者多多少少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通过对其加强心理疏导慢慢缓解恶性肿瘤患者不安的情绪。引导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勇敢的接受死亡在内的不良预期等。来改善患者睡眠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属在患者接受心理疏导的同时也能改善其精神状况。本次研究没有采集数据分析所以也不能排除家属因素对恶性肿瘤患者睡眠中改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敏.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0,15(16):78.
   [2]任春燕.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