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护理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王子龙 李哲 周星
[导读]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儿复苏期护理中的价值


王子龙    李哲   周星
(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儿复苏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麻醉复苏室于2019年3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4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后,实验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总结护理结果差异。结果:患儿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术毕至苏醒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醉复苏室全麻患儿复苏期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儿苏醒,具有满意效果。
关键词:醉复苏室;全麻患儿;复苏期;优质护理

前言:麻醉是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而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全麻患儿会因为麻醉性镇痛药物、肌松药物残留等因素影响,最终引发相关并发症。因此术后麻醉恢复期被认为是患儿情况变化的高危时期,做好此阶段患儿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意义重大[1]。我院在患儿复苏期护理期间积极推广优质护理模式,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4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全麻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体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儿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分布3-12岁,平均年龄(7.85±2.19)岁,包括普外科手术17例、口腔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9例;对照组患儿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分布3-11岁,平均年龄(7.29±2.33)岁,包括普外科手术16例、口腔科手术13例、骨科手术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内,护理人员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警惕异常指标发生;随时评估患儿苏醒情况,并做好相关工作,如记录患儿信息、协助家属等将患儿送回病房等。
   实验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方案为:(1)患儿进入麻醉复苏室后,护理人员向麻醉师、操作者了解麻醉与手术情况,判断有无风险发生;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颜色变化,监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温度、四肢血运以、皮肤颜色、意识等进行评估,尽可能消除风险。(2)预见性并发症管理。在患者进入恢复室后,护理人员有效调节温度,必要时通过热水袋等物理手段为患儿取暖;麻醉复苏期间保证适当的氧气供给,避免低氧血症发生;注意哦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为呕吐、误吸等造成堵塞气道。在清理分泌物期间,护理人员使用轻柔的手法,选择适当的吸痰管,避免引起患儿不适。(3)强化家长引导。护理人员向家属介绍《全麻术后患儿家长须知》,简单阐述复苏室的环境、医护人员职责等,并通过集体宣教法,阐明复苏期家属如何配合护理人员安抚患儿。在确定患儿无危险现象后,通知门口家属,穿戴隔离服后,按照既定路线来到患儿床旁;对于已经苏醒的患儿,护理人员引导家长通过怀抱、抚摸以及语言的方法给予支持,消除患儿的恐惧。(4)麻醉恢复评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循环系统、呼吸、活动力等评价患儿恢复情况,寻找评分较低项目,寻找原因,并强化预见性管理,及早发现病情前兆,制定护理应对措施;若患儿评分良好且生命体征平整,则可以尽早拔管。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毕至苏醒时间;使用SNCS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价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分越高则证明对护理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软件,患儿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用卡方值检验,SNCS评分、术毕至苏醒时间用t值检验,P<0.05是认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实验组患儿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对照组为35.14%(13/37),x2值=9.584,P=0.001。同时两组患儿的SNCS评分、术毕至苏醒时间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儿科全麻复苏期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难点,本文所采用的优质护理方法是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科学护理手段,本文研究结果证明,实验组患儿在优质护理下,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术毕至苏醒时间、家属的SNCS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儿复苏期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法具有满意的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作为一种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在麻醉复苏室护理期间,强调以患儿为中心,采用科学的管控措施来促进患儿苏醒,减少全麻对患儿的伤害,因此在护理期间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儿护理中的优势表现为:优质护理干预可给予患儿必要的人文关怀,并使家长参与到了患儿的全麻复苏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家长对于接触患儿的迫切希望,也能及早为患儿提供家庭支持,这对于提高护理效果的意义重大。同时整个优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预见全麻患儿在复苏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制定管理对策,因此可取得更理想效果[2]。
   综上所述,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儿复苏期间,优质护理方案具有满意效果,应该成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彩虹.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10+26.
[2]刘丽庆,张静.智障儿童全麻口腔手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4):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