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脑梗死合并左上肢丹毒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李 萍 方文洁 姜梦婷
[导读] 1例脑梗死合并左上肢丹毒的护理


               李 萍  方文洁  姜梦婷
            (上海邮电医院;上海200040)
[摘要] 总结了1例脑梗死合并左上肢丹毒患者的护理。通过病情观察、实施全程护理,如疼痛、心理、皮肤、安全、饮食、睡眠、输液、用药护理等,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老年患者,多种疾病共存,机体抵抗力低下,丹毒根据发病年龄、部位以及表现形式较通常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与静脉炎鉴别。
[关键词]脑梗死;左上肢丹毒;护理
   丹毒好发于单侧的下肢,是由A组B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1]。可能与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促发有关,而滥用抗生素、手术治疗造成脉管损伤使得上肢等少见部位丹毒反复发作[2]。2020年8月,我院收治了1例脑梗死老年女性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左上肢丹毒,经治疗及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85岁,主诉头晕乏力伴胃纳减退、行走困难4周加重1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有2型糖尿病史2年,有脑梗塞病史5年,有冠心病病史2年,曾有短期肾功能不全病史,有颈椎病病史10多年,2020年8月17日于门诊拟“急性脑血管病 腔隙性脑梗塞”收治入院。患者四肢活动可,四肢肌力约III级,肌张力正常,于8月21日17时许主诉左手腕处疼痛,左手背尺侧可见当天新留置的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滴注舒血宁、凯缌、硫辛酸治疗5天,其中舒血宁说明书中明确有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说明,查看穿刺处周围无红肿,无静脉走形发红及条索状改变,无药物渗出,排除静脉炎可能,予拔除静脉留置针,抬高患肢,进一步观察,患者要求停止静脉补液治疗。8月22日11时,患者左手腕疼痛加重,伴有肿胀、皮温增高,左手背皮肤微红,测体温37.6℃,急查血常规、血生化等提示:白细胞计数12.8x109/L,中性粒细胞79.5%,嗜酸粒细胞0.2%,淋巴细胞11.5%,C反应蛋白>190mg/L,eGFR 68ml/min,降钙素原0.39ng/ml。左腕关节正侧位片提示:左侧腕关节退变,舟骨边缘局部骨皮质毛糙。尺骨头旁钙化灶。骨质疏松。第一掌指关节对位欠佳。外科急会诊考虑“左上肢丹毒”。
1.2 治疗及转归   8月22日予卡洛欣、甲硝唑静滴抗炎治疗,皮硝外敷左上肢,体温最高38.3℃,予高热血培养、克感敏、冰袋物理降温等处理。8月23日患者出现深红色尿液,毛细血糖波动在9.2-9.8mmol/L之间。5天后,患者左手腕疼痛减轻,红肿消退,皮温略高,8月28日疼痛明显减轻,无红肿。8月30日未见明显肉眼血尿,9月4日患者左手腕无明显疼痛。高热血培养提示:血厌氧菌培养5天未生长,需氧菌培养5天未生长,毛细血糖波动在6.3-8.3mmol/L之间。患者于9月6日出院。
2 护理
2.1病情观察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观察红肿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有无皮肤破损。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3℃,做好高热时的护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炎症反应可能会使患者血糖升高,注意观察毛细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评估排尿排便次数、量、性状、难易程度。患者在静滴甲硝唑第二天,出现深红色尿液,需要排除药物所致,同时适量饮水,每日不少于1000ml,勤排尿。
2.2实施全程护理[3]    ①疼痛护理。选择舒适体位,避免患处皮肤受压、摩擦;抬高左上肢,必要时使用止痛药物。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属陪同,告知患者疾病及治疗的知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皮肤护理。给予患者穿棉质宽松衣物,每日用温水清洗左上肢,及时修剪指甲,皮肤瘙痒时避免抓挠。④安全护理。患者为老年女性,根据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床头防跌倒警示标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患者左上肢疼痛肿胀,右上肢输液,由家属或护士协助患者进食、如厕。
2.3饮食护理    给予饮食指导。患者使用抗生素及发热,造成患者食欲减退,结合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控制总热量,提供富含维生素丰富、优质蛋白质等,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6g。
2.4睡眠护理    评估睡眠时间及质量,保持病室安静,拉好床帘,使用夜灯,协助患者取舒适的睡眠姿势。
2.5输液护理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出血及渗液,导管有无回血、打折、破损、移位,贴膜有无卷边、松脱、污染等,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及时排除溶液不滴等故障。观察有无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输液不良反应,输液前,静脉留置针使用无菌生理盐水5ml冲管,输液后规范封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96小时,做好输液指导。
2.6用药护理    ①甲硝唑:静滴甲硝唑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等;有无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眩晕、感觉异常、肢体麻木、抽搐等;观察尿液的颜色,如为深红色尿液属于正常现象。该患者在静滴甲硝唑第2天出现深红色尿液,由于中段尿留取标本污染,无法证实是尿路感染或是使用甲硝唑药物所致。②卡洛欣:静滴卡洛欣时根据医嘱每8小时用药一次,每日2次,注意观察有无腹泻、皮疹和注射局部的反应,如静脉炎时,会有注射部位的疼痛和炎症。③皮硝:也称芒硝,局部外敷时通过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流,达到改善微循环作用,利用高渗作用,促进肿胀组织的吸收、消退[4]。
3 小结
   丹毒好发于青年,以下肢为主,上肢丹毒较为少见,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低下,根据发病年龄、部位以及表现形式较通常的情况有所不同[5],本病例丹毒发生于临床少见的左上肢,通过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未出现丹毒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与静脉炎排除,曾有报道输液引发的丹毒[6]。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应更加重视皮肤清洁问题,预防丹毒复发[7-8]。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73.
[2]姜立媛.93例丹毒的临床表现及12项实验室值的分析[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5.
[3]颜士芳.全程护理干预在下肢丹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2020,2(下旬):36-37.
[4]袁由军,蔡晓盛,尤荣开.芒硝冰片外敷辅助治疗下肢丹毒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3):19-20.
[5]杜元会,曾 强,陈贵全.高龄右上肢丹毒合并湿疹1例报道[J].健康必读,2019,11(下旬):204.
[6]段刚.输液引发上肢丹毒1例,《航空航天医药》2004,15(1):?封三.
[7]董晓盈.丹毒病人护理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7):386、374.
[8]陈 莉.1例丹毒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饮食保健,2017,4(17):262.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市 上海邮电医院内科三病区
李萍:女,本科,主管护师,E-mail:281253400@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