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用于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王丽
[导读] 分析并研讨输液室护理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有效性


(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讨输液室护理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有效性。方法:以2017.01~2019.03为研究区段,以此区段本校医院输液室接诊的输液学生为探究对象,共纳入80例,采取双盲法进行组别的区分,可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39)和干预组(n=41),对照组于输液过程中行普通护理,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效果,如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等。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态度、输液室环境及护理管理等)相较于对照组具明显提升优势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显著下降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室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可获理想效果,能够进行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提高学生就医感,值得推广。
关键词:输液室护理;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效果

   输液为当下较为常见的诊疗手段,在实际输液过程中,因学生情绪、疾病等因素协同作用,使其依从性下降,亦或是医护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态度服务不佳所致学生满意度下降,增加校医、学生就诊矛盾,影响医院声誉。所以,强化输液室护理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构建和谐、友善的校医、学生关系至关重要。常规护理流程单一、内容简单,倾向于疾病的护理干预,难以基于人性化角度展开护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就医感,为纠纷埋下隐患。优质护理为新型模式,其于输液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对2019.01~2020.03接诊输液学生予以研究,以普通、优质护理分组,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01~2019.03为研究区段,以此区段本校医院输液室接诊的输液学生为探究对象,共纳入80例。纳入标准:学生知情研究,同意参与;无重大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重症躯体性疾病;既往有精神病病史;认知、言语表达功能异常;非自愿参与研究。采取双盲法进行组别的区分,可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39)和干预组(n=41),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2/17);年龄上限、下限22岁、18岁,均龄(20.05±1.31)岁;干预组中男女比例(24/17);年龄上限、下限21岁、19岁,均龄(20.14±0.05)岁。两组相关性资料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予对照组普通护理,输液前认真核对学生姓名及药物,按医嘱输液,输液结束后嘱学生按压止血。予干预组优质护理:①环境优质护理。对输液室卫生定期打扫,保持良好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提高其舒适感;准备报纸、饮水机及纸笔、电视等便利设施,方便学生阅读及观看,减轻输液恐惧及焦躁感。②强化护理质量。按三查八对及无菌操作原则,以免引起不良事件;控制输液速度,主动问询学生感受,依据其感受调节输液速度。③输液前护理。热情接待学生,详细介绍药物使用目的及意义,且问询最近进食、消化情况;将制作好的输液手册发放于学生手中,明确输液过程中可能形成的不良反应,做好心理及应急准备,耐心答疑。④输液护理。资料核对无误后,基于满足穿刺位置需求基础上实施穿刺,针对穿刺难度较大者,需耐心为其讲解,且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如若一次性穿刺失败,及时道歉。待穿刺完成后,维持学生舒适位,嘱其不得擅自调整输液速度。在输液时,主动与学生聊天,有益于分散其注意力;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且及时提供帮助。输液结束后,消毒棉签轻轻擦拭,按压2min左右,若无不良反应,即可离开。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依据相关量表进行两组护理质量的评价,包括护理人员态度、输液室环境及护理管理,各项分值10分,分数越高越好。
  ②学生满意度。参考自制表对两组满意度展开比较,分为很满意(81~100分)、满意(71~80分)及不满意(70分以下)三项,采取百分制。
  ③不良事件。穿刺失败、药物漏液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护理质量等 )用t验证、(±s)说明,计数资料(满意度等)选用χ2检验,%表示,统计数据以SPSS21.0分析,研究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果
    2.1护理质量
   统计数据可得,干预组护理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为保证学生于输液过程中身心舒适,需创新及改进常规护理模式,遵从人性化理念,力争为学生提供优质、全面输液护理环境,从而提高其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态度、输液室环境及护理管理等)相较于对照组具明显提升优势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效果可观,可进行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原因如下,优质护理以学生为护理重心,基于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护理要点,力争为学生营造个性化护理服务。对校医院相关医护人员展开定期培训,经不断的培训及学习,提高其综合素养及护理技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通过环境护理、健康教育、输液护理及穿刺护理等方面实施干预,依据学生生理、心理等特征和需求展开人性化干预,有益于舒缓不良情绪,使学生主动配合治护,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同时与学生构建友善关系,获取其信任,继而减少医疗矛盾。而在此次研究结果中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显著下降P<0.05,证实优质护理可行性高,可积极规避输液风险。在张艳艳文献中发现[6],其对照组满意度72.70%相比于观察组100.00%明显较低P<0.05,证实优质护理于输液护理中能够促使学生就医满意度有效提升,与本次研究报道相一致。
   综上,输液室护理采取优质护理可获理想效果,能够进行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提高学生对输液的满意度,值得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探讨优质护理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8):60.
[2]胡红梅,李桂宝,林文婷.改变科室静脉输液工作模式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0):183-184.
[3]陈丽冰.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9):33,38.
[4]徐敏玲,沈巍巍,沈兰兰, 等.视频宣教在急诊输液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8,3(14):173-175,198.
[5]黄静.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93-94.
[6]张艳艳.优质护理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