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理护理在神经性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 王青
[导读] 分析心理护理在神经性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青
   (内蒙古第三医院心理病房;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神经性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神经性厌食症病例,信封法任意划入干预组与普通组(n=29)。普通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病例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普通组症状改善率是79.31%,干预组的症状改善率是96.55%,干预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护理后干预组病患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均相对较高,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症状,适合推广实施。
【关键词】心理护理;神经性厌食症治疗;健康教育
    神经性厌食指的是有意识的限制进食,患者身体极度消瘦,或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的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正常发育,且对其心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常规护理以病情监测为主,护患之间交流较少。在病患认知匮乏、心理消极的情况下,难以真正发挥治疗及护理的作用。文章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神经性厌食症病例,根据比较结果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神经性厌食症病例,信封法任意划入干预组与普通组(n=29)。普通组男女比值16:13,年龄15-33岁,均值(20.15±4.52)岁。干预组男女比值15:14,年龄15-34岁,均值(20.34±4.29)岁。组间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措施
    普通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病患按时用药,遵医嘱实施护理操作,加强病房巡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1.2.1 入院时心理护理
    主动与病患沟通,询问其感受,倾听病患主诉。为患者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的必要性等知识。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问,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支持患者。
1.2.2 治疗时心理护理
    为病患介绍各项治疗的作用,注意轻柔操作,遵循患者隐私。指导患者听轻音乐、阅读或者看电视等,放松心情。给与患者鼓励、支持,赞扬患者的积极表现。
1.2.3 康复期心理护理
    讲解康复锻炼的方式,日常生活中注意的问题等。比如日常进食新鲜的水果与蔬菜,适当运动,规律作息等。指导患者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参与书画活动、歌唱活动等,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1.3 评价指标
    比较病例的症状改善情况。显效:病患症状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好转:消瘦等症状缓解,饮食改善;无效:未满足上述条件(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单因素以t或者x2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干预组与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比较
    普通组症状改善率是79.31%,干预组的症状改善率是96.55%,干预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神经性厌食症为临床常见疾病,对病患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治疗期间多根据病患身体营养情况,给与肠内、肠外营养干预[1]。
    营养干预及治疗的过程中,病患的认知状态、心理情绪会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2]。本次结果显示,普通组症状改善率是79.31%,干预组的症状改善率是96.55%,且护理后干预组病患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均相对较高,优于普通组,证实了心理干预的积极影响。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对其实施针对性健康指导、心理支持,且发挥家庭干预的作用,为病患症状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3]。
  综上报道,心理护理可改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症状,适合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彭毅华,黄烨,聂磊嬿,等.自评家庭负担量表应用于神经性厌食患者家庭的信效度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06):804-808.
[2]王琳.跟踪回访延伸护理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401-1403.
[3]王双珠,姜杨,陆倩,等.成人神经性厌食症伴重症肠病性肢端皮炎一例的护理[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2(06):430-4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