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实施的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王丽
[导读] 探究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王丽
(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泗阳2237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100例社区内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为50例。其中常规健康管理为参照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为实验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老年慢性病患者血糖及血压等指标方面,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糖及血压指标更接近正常值,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00%,二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护理干预
     人口老龄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而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特别是在人口总数较多的情况下,老年人占绝大基数[1]。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公共性问题。老年慢性病为我国老年人主要患有的公共健康疾病,这种疾病病程往往较长,且伴随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为了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我院选取了社区10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所在社区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50)与参照组(n=50)。实验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67岁~79岁,平均年龄(75.65±2.3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6例,糖尿病患者24例;参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70岁~83岁,平均年龄(76.43±1.8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30例。两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选择常规健康管理护理方式,即定期测量血糖及血压,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常规生活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方式: (1)健康宣传: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管理专题讲座,制作社区宣传栏,发放健康管理手册,组织志愿者进行知识宣讲。对用药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科学指导,重点纠正老年人对于疾病知晓率、用药率及控制率[3]。(2)心理指导: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会觉得为家庭经济带来负担,会产生焦虑不安,拒绝药物治疗的情况,从而导致血压、血糖或是病情出现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其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3)运动指导:按照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运动指导。最理想的状态是保证每天散步1~3km,一周至少五次。保证适量的运动,以锻炼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肺功能。(4)随访:规定每周有一天为血压测量日,护理人员应提前提醒患者及家属带好病历本及随访记录按时到场,进行体格检查。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将联系方式留给患者及家属,以便及时进行用药咨询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血压及血糖指标,同时记录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定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比较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血压及血糖指标实施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参照组血压及血糖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血糖及血压指标(见表1),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年龄、性别等指标未见差异(p>0.05),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后血糖及血压指标低于参照组,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糖及血压指标更接近于正常值,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社区护理干预已经成为老年慢性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社区护理干预更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可及性。社区护理人员能够不仅能够掌握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且更能够了解患者家庭、生活状况,从而更好地把握患者心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有助于疾病治疗及控制。所以社区护理干预比医院护理干预更具优势。
   结合本次研究,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患者心理及身体状态有所改善,患者生活幸福指数有所提升。社区护理干预方式优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结合研究结果,自我院开展社区护理干预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所以,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大力推广社区护理干预方式,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倩.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7):157+159.
[2]薛燕.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58-259.
[3]杨丽萍.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8,5(25):186. DOI:10.3969/j.issn.2095-8439.2018.25.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