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
(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卫生院;湖北麻城438300)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对其施行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加快其胃肠道功能恢复。
【关键词】循证护理;阑尾炎;围术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易诱发其发生阑尾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从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外科临床多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虽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手术本身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手段,易引发患者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而影响其预后恢复,对此,还需要临床在围术期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才能改善其预后[1]。循证护理是一种以循证护理证据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已有研究证实,其在多项疾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特分析了循证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项研究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阑尾炎诊断标准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存在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2,患者年龄分布:25-60岁,平均年龄(41.55±2.07)岁,其中,化脓性阑尾炎14例、单纯性阑尾炎18例;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19:13,患者年龄分布:27-59岁,平均年龄(41.58±2.04)岁,其中,化脓性阑尾炎15例、单纯性阑尾炎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主要给患者提供常规术前检查、手术器械及物品准备及术后病情监测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1)提出循证问题,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对患者病情和手术方案进行分析,得出循证护理,经总结本次循证问题主要有患者围术期情绪、胃肠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预防等问题。(2)寻找循证支持,为解决上述问题,小组成员还需在知网、维普、万方等资料库中输入阑尾炎、情绪、并发症等关键词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再学习文献资料,找到问题解决方法。在学习文献资料前,还需合理评估文献资料等级,选择等级较高的资料,从中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根据文献资料信息,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措施应用,制定循证护理方案,还需将方案实践于临床,以下是本次制定的护理方案:①心理护理,受疾病所致机体不适、害怕手术疼痛、担心手术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导致患者术前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和想法,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告知患者借助于麻醉辅助,能有效减轻其手术疼痛,对患者宣讲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其预后信心。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术前8h禁食禁饮,为确保患者机体营养充足,可在术前给其采用静脉通道提供营养支持。术后12h可给患者进食流质食物,再循序渐进地过渡为半流质食物、普食。③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定时给患者切口换药,并注意保持其切口部位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其发生切口感染;其次,还需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协助其进行下床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还能降低其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最后,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适当按摩下肢,以免其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采用SAS量表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显著)、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表示、检验分别用(±s)、t进行,计数资料表示、检验分别用(%)、x2进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3.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循证护理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42.62±2.06)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5±0.08)d、并发症发生率(6.25%)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50.89±3.18)分、(4.22±0.56)d、(25.00%),与杨远帆[3]研究报告中得出的循证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00%)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对其施行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加快其胃肠道功能恢复。
对阑尾炎患者施行围术期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作用机理为:在常规护理方案中,护理多是机械性按照常规手术流程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手术治疗顺利进行,但是,整体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循证护理是一种将临床经验、科研理论、患者意愿有机结合在一起,要求护理慎重、明智、准确地获取护理证据,再依据护理证据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因此,其不仅能保障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能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使临床提供的护理服务更加满足患者的意愿要求,也更加符合患者身心特点和病情,从而能促进其身心均恢复至良好的健康状态[4]。且循证护理还是一种前瞻性护理模式,通过在护理前全面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患者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还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或其他不良问题发生率[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娜,林立,邓倩,王玉杰.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26.
[2]王吉渝.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2):69+68.
[3]杨远帆.循证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468-3469.
[4]罗秀华,付剑梅,熊勤林.个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9):238-240.
[5]程丽,赵梦遐.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07):1451-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