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王慧
[导读]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王慧
(山西省晋城市中心血站;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糖尿病足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其对患者生活与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糖尿病足的出现,主要是足部血管出现神经病变、病斑,同时合并感染所致,以足部凉、痛、麻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发展至后期,患者会出现溃疡,久治不愈。研究表明,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其也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临床实践表明,及时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强化糖尿足的预防与护理,对减少截肢、致残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末梢血管病变引起下肢感染、深部组织破坏、溃疡。糖尿病足具有较强的死亡率、致残率,特别是糖尿病足引发的截肢,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对糖尿病足做好针对性预防与护理,对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糖尿病足预防与护理措施开展综述,现做如下阐述。
   
1.糖尿病足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属于常见病,其的发生与血管病变、下肢神经、长时间血糖控制不佳、感染等较多因素有关[2]。其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出现,会导致感觉神经病变,引起感觉消失、减退,运动神经病变则会引起肌肉出现压力性改变、肌肉萎缩,自主神经病变则会引起皮肤开裂、汗少,易引起溃疡。周围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损伤缺血,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营养物质缺乏等,而循环不良,则会引起溃疡。缺血的出现,与神经病变与感染共同作用有关。

2.糖尿病足病变分级
   糖尿病足引起的坏疽与溃疡主要原因为神经及血管病变、感染。临床根据病情程度,将其进行分级,即分为以下级别,即0级:皮肤完整,没有出现开放性的病灶,肢端苍白,或是发绀;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是丧失感觉,肢端出现灼伤感,或是刺痛,伴有足畸形,或是足跖。1级为肢端皮肤出现轻微病灶,有水泡、血泡等形成,其它皮肤损伤引起浅表溃疡,但病灶没有出现于深部组织内。2级为感染病灶已出现于深部肌肉组织中,常有轻度组织炎,且多出现脓灶,或是窦道,感染后扩大了肌间隙,导致足底、足背出现坏疽,或是溃疡,脓性分泌物,足、指趾皮肤出现干性坏疽,肌腱没有破坏。3级肌腱韧带组织被破坏,出现组织炎,且融合大脓肿,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增加,足、少数足趾出现干性坏疽,骨质破坏不明显[3]。4级出现严重的感染,对骨质已产生破坏,出现骨髓炎,并出现假关节,部分足趾出现干性,或是湿性坏死。5级为足大部分出现缺血,或是感染,引起严重的干性坏疽或是湿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小腿、踝关节[4]。
   
3.糖尿病足预防措施
   3.1健康宣教
   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病情,随着病情的进展,因早期预防不到位,引发糖尿病足。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定时组织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宣教,让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足。在开展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在讲解基础疾病的同时,反复强化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与危害,加深患者的印象[5]。重视糖尿病足的认知与了解,提升诊治效果。


从多方面入手,开展糖尿病足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尽早发现病情,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减少糖尿病足发病率。
   3.2血糖监测
   糖尿病足的出现,主要是因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所致,导致血糖上升。因此,在糖尿病足预防过程中,强化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主动按时用药,或是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与高热量的摄入,同时配合科学的运动。在家中自备血糖仪,对自身血糖水平做好监控与记录,如条件不允许,需定时到社区医院进行血糖监测。
   3.3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数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血管会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血管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在生活中,首先需要戒烟、戒酒,减少危险因素的形成。定时对足部进行检查,观察有无皮疹、破溃、感染,同时对皮肤的颜色进行观察,了解血管搏动情况,是否出现疼痛、麻木。如有异常,及时就诊。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在洗脚是控制好水温,不可过烫。
   
4.糖尿病足护理
   在护理中,首先需要将坏死的组织清除,对创面进行改善,对已出现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及时清洁创面,将不正常的组织清除干净,对促进新组织的生长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此时,可有用联合、水动、超声等方法进行清创[6]。此外,定时对双足进行检查,了解有无不适。
   定时脚甲指进行修剪,过长或是修剪不当,会在行走时,对指甲周围产生损伤,引发甲沟炎。因此,正确修剪脚趾甲。
   选择舒适的鞋袜,保护好足部。即选用吸水性较好的,纯棉、透气性好的浅色袜子,颈口要松。如有破损,需要换新的。鞋子应选透气性较好、合脚的棉质布鞋。因糖尿病足会引起足部感觉不适,易受伤,当其出现创伤后,伤口不易愈合,易感染。因此,糖尿病足患者要避免损伤,做好保暖[7]。此外,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每天一次,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手法不可过重,力度应平稳,以此来减轻疼痛感。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糖尿病足的认识,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提升治疗信心,提升自护措施。
   
结束语:
   糖尿病足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做好预防干预与护理措施,对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龚钰皓.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J].特别健康,2020,(19):174-175.
[2]姜漫,张海欧.评价早期足部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25,27.
[3]王佳.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3):2222-2224.
[4]王芳,袁丽.居家糖尿病足患者核心护理结局的确定[J].护理学杂志,2019,34(22):40-41,49.
[5]欧阳可进,杨芳,赵洁琼.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5):474-475.
[6]林慧卿,何健敏,陈淑敏, 等.足底压力测定在预防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护理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51-152.
[7]吴静.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康复预防及护理综述[J].健康必读,2020,(16):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