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孟晶
[导读] 分析下肢骨折患者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价值。

孟晶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患者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于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这一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比对照组的21.74%低(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疼痛程度与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出现。
关键词:下肢骨折;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效果

    下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若没有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会出现关节僵硬等表现,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十分必要[1]。现对下肢骨折患者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这一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与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经伦理部门批准。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21例,年龄23~85(54.26±31.54)岁。观察组46例患者中,有男27例,女19例,年龄24~86(55.36±31.68)岁。分析两组资料未发现明显不同(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与日常干预等;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如下:首先,健康指导: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沟通,将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等向其介绍,并将术后康复训练的意义向其介绍,促使患者的配合度显著提高;邀请治疗成功案例现身说法,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其次,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骨折后很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系统评估,将发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告知患者,使其不良情绪有效消除,积极面对疾病;将不良情绪对疾病的不利影响告知患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使不良情绪得以改善;再次,功能训练:借助踝关节背伸练习、肱四头肌收缩练习等方式进行锻炼;术后用软针垫高患肢,减轻局部肿胀;回到病房可开展被动运动,麻醉恢复后开展主动运动,运动需循序渐进,病情允许可指导患者及早下床活动,防止出现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直出现。指导患者开展主动加强锻炼,加快静脉回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使患肢水肿程度进一步减轻;最后,并发症预防:对患侧肢体进行活动,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饮食上指导患者多吃高纤维素与高蛋白类食物,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对患者腹部定时按摩,还可以配合穴位贴敷方法,加快肠蠕动,防止出现避免;因为术后极易出现一定的疼痛,可按照疼痛评分进行相应的处理,针对剧烈疼痛者可采用止痛剂处理,使患者的疼痛感充分减轻,使其感到一定的舒适感。
1.3观察指标[2]
    (1)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10分说明疼痛剧烈,0分说明未有疼痛感,分数越小,疼痛程度越轻;(2)肢体功能评分: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判定,百分制,分数越小,肢体功能恢复越差;(3)并发症:包括关节僵硬、静脉栓塞以及下肢肿胀等。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软件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和计量资料(如肢体功能评分)用%、(±s)分别描述,用X2、t分别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
    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比护理前低,肢体功能评分比护理前高,且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3讨论
    下肢骨折通常采用采用固定性手术治疗,此种方法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社交。其也会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印象。因此,加强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非常必要[3]。
    个体化功能康复护理按照患者的不同类型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中,加纳款功能教育可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明显提升,掌握功能康复护理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的配合度显著提高;心理干预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充分改善,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功能锻炼借助不同锻炼方式,促使肢体功能快速康复;并发症预防可按照患者的具体并发症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使并发症的出现明显减少。个性化功能锻炼可加快关节软骨的代谢,对关节软骨与周围组织的修复有积极影响,还可以提高肌肉收缩运动能力,对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改善肢体软组织,对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效预防,加快肢体功能的康复[4]。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肢体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比对照组的21.74%低,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下肢骨折患者行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可使其疼痛程度与肢体功能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房欣.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中的疗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5):208-209.
[2]蒋凤.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8.
[3]赵艳萍,杨玲.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促下肢骨折康复的效果评价[J].双足与保健,2019,(22):41-42.
[4]王晋.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