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   作者:周翔
[导读] 评价为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


周翔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评价为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以此为基础开展组间对比。结果: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躁动情况、GC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颅脑损伤伴躁动患者时,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按照医嘱给予促进脑细胞代谢、扩张血管、降低颅内压等药物,告知患者脑卒中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疏导负面情绪。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①卧床康复护理:叮嘱患者定时更换体位,主要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每个体位保持90—120min,早上协助患者摆放健侧肢体,禁止长时间挤压患肢。②离床康复护理:协助患者调整至斜卧位,维持30—40°,每隔2—3d抬高10°,直到完全坐起,保证健足向前、足跟着地、躯干向前倾、两手前举,之后指导患者缓慢伸展膝关节、髋关节、站立。针对无法离床者,帮助坐于轮椅,再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式训练。注意循序渐进,每天站立5—15min。③步行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迈健腿,护理人员用自身力量托举患者双臂,用口令告知患者有规律地迈腿,之后逐渐增加步行难度,比如加快步行速度、跨越障碍物、上下楼梯,根据患者需求综合考虑是否给予手杖。其次要指导患者进行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服、刷牙、上厕所等,在这个过程中家属的配合尤其重要,需要做好家属的心理工作,不断的鼓励患者主动去学习基本的生活功能,逐步让患者恢复其社会功能。④认知功能康复护理: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对话,为患者读报、摆放动植物图片,指导患者阅读、背诵一段简单句子,强化其记忆力,并告知患者在适宜地点、时间进行人物、地点、时间的定向训练,同时采用字母删除游戏、猜球游戏等提高患者注意力,另外通过模拟物品采购训练、物品归类训练等加强其执行力。读报和对话是最简单的语言功能训练,可以每日指定一小段报纸的文章让患者反复阅读和记忆,要求患者每日晨起时能够和护士、医生进行最简单的对话,读报纸也需要逐字逐句的训练尽可能的说清楚,从而不断的增强患者的自信心。⑤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患者需要忍受较大的痛苦,保证长期配合,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需要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功能对患者恢复的重要性,给予患者耐心解答,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消除,同时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导致患者存在抑郁,担心,害怕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情况,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实施,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明确,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展开积极疏导,将各项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意义进行告知,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认识,为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从而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促进临床护理有效率。


颅脑损伤的发生是一种严重的突发性不可控事件,患者和家属对这一突发事件在心理上会产生急性反应,不知如何应对,有措手不及的感觉,生活和工作常规被打乱,一时间难以接受,常常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大难临头的心理。护理人员在紧张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要体贴安慰病人,与家属及时沟通,介绍疾病知识,缓解家属的焦虑心理,使其能参与到患者护理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针对肺部感染要讲明排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对于病情重,治疗费用大,时间长的病人,要抱着同情关心的态度帮助病人,加强生活护理,让家属能妥善安排生活和工作,尽可能地为病人节约费用。
    提供安静舒适、空气洁净的环境,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冬春季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病情危重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术后病人入住抢救室或单人病房,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50-60%,地面和物品每日消毒1-2次,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
    颅脑损伤后伴随意识障碍,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多采用鼻饲维持营养。鼻饲时要抬高床头,检查鼻饲管理在咽部无盘曲和脱出方能鼻饲。进食速度适当,鼻饲前吸痰1次,鼻饲后0.5h内禁忌气道内吸痰,防止诱发呕吐及误吸。意识、吞咽、咳嗽反射恢复时课拔出鼻饲,取半卧位经口进食,将食物顺下唇边至舌前部便于患者掌握吞咽速度。
     颅脑损伤后易并发消化道出血,胃内常留多量咖啡色样液体易引起呃逆与呕吐,易造成误吸窒息并影响呼吸节律。需及时诊治。采取侧卧位,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以防止加重缺氧和肺部感染。合并胸部外伤者,易发生胸部并发症。此类患者应严加观察呼吸情况,做好吸氧与吸痰工作,定时更换体位,并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防止拔管和脱管。
    心理护理,则是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改善,缓解患者存在的抑郁,焦虑心理,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需求,根据患者的实际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将各项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目的和意义进行告知,为患者梳理治疗自信心,将其不良情绪进行排除,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满意度。该结果表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FMA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好,可及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能积极促进预后康复,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
【参考文献】
[1] 郑晓丽, 姚梅琪.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12):2148-2151.
[2] 王雄心, 徐曼.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3):320-322.
[3] 叶青, 钱海红, 陈崔燕. 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0):150-151.
[4]贾艳艳.治疗性沟通策略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576-2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