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杨雪萍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杨雪萍
[导读]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并普及使用,学校在课堂教育方面,衍生出诸多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运用微课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活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    杨雪萍        628012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并普及使用,学校在课堂教育方面,衍生出诸多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运用微课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活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堂高效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探究,旨在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应用与探索
            1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价值
            1.1有助于改善知识结构
            高中语文学科内容比较复杂,学生不容易构建语言知识框架。微课主题明确,对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有很大帮助。教师利用微课的规则,将语文知识点更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促进学生大脑中语文知识网络的形成,将语文琐碎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1.2它有助于创造教学情境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学好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情境认知理论指出,在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越强,学习效率越高,越便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题没有把握,从而使学习效果大大降低。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可以扭转这种状况。学生在现场阅读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1.3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的外延更为广泛。在学习汉语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对写作时代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微课内容比较简单,适合补充背景知识。通过观看微课,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如果老师一直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学水平自然会提高。
            2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2.1运用微课活跃气氛
            微课的表现形式较为新鲜,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语文课堂,教师要充分运用微课来活跃课堂,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微课,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以服饰为题设计微课,利用,Flash为主角换上不同类型的服饰,以此强化学生对那个年代服饰的认知。再利用微课对文章人物服饰进行比对,以此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微课的引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阅读文章,可精准品评人物特征,从而了解作者的意图。
            2.2运用微课趣味导入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导入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微课来增加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比如教师在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时,事先搜集梁任公的背景资料,将其制作为微课。在语文课堂播放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梁任公的认知。弥补学生背景知识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把握文章主题。学生观看微课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总结梁任公的人格特点,找到文章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微课前,要有效整合素材,语言尽量精简,以此降低学生的阅读负担。



            2.3运用微课拓展知识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限,无法向学生展现更为全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眼界以此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要想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外结合教学内容认真搜集资料,并将资料做成微课,以此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观看微课时,不仅充实了基础,还体会到微课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科。比如在《包身工》一课时,教师要考虑到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听到包身工会联想到包租公,这是出现在电影《功夫》中的词汇。二是学生并未生活在包身工盛行的年代,对其知之甚少。在微课开头教师放置《功夫》中的桥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微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阐述包身工所处时代背景、包身工的解释、包身工的待遇等,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时再阅读文章,学生的理解更为透彻,同时学生的知识面被拓宽,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2.4微课相较传统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在45分钟之内,对课文进行系统性教学,在对每一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多用的是“陈述式”教学方式,以不断地进行信息传导为目的,希望学生能够不断地接受自己所传输的信息但是,这之中也存在很多弊端,因为知识密度大,信息量太大,学生有时会吸收不过来,为了不耽误听课进度,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听下去。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为语文蒙上一种枯燥的色彩。微课创新了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5微课的呈现模式
            微课呈现的模式多种多样。首先,微课可以进行在线直播,就是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引导学生进入然后通过剖析课文中的知识点,将每一个知识点设置成一节微课,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讲述,时间不用太长,旨在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即可。还有一种形式是,教师提前将微课进行录制。这也是时下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微课授课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先将所有的课文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划,哪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哪些是拓展迁移,哪些是课后练习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分模块进行微课录制。
            2.6利用微课进行写作
            语文不仅仅是需要学生掌握课文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和“写”就占据了比较重要的部分。在传统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讲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学生试图去幻想不同人物所可能会呈现的样子,或者仅仅只是通过教科书中呈现的少数的人物特征,来让学生们了解、思考、描述人物个性,但其实,这些所能够进行的人物个性思考都只是浅尝辄止。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运用影视剧中大量对人物有刻画与描写的小片段,来让学生进行观看并探讨。在微课结束后,根据微课上对人物个性的观察写“读后感”。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相信每一个人,对个性的了解都有不同的感悟。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读后感,在之后的课堂练习中进行朗读,同时对微课教学也起到强化作用。
            3结束语
            微课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授课模式,但是目前人以课堂教学为主,微课只是起到了一种补充、辅助的教学模式。要想充分发挥微课作用,需要教师运用微课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理解,同时将微课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姜志强.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名师在线,2019(30).
[2]黄瑜.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
[3]李红林.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与策略[J].甘肃教育,2020(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