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翘起农村完小的明天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沈建飞
[导读] 小班化教学翘起农村完小的明天 沈建飞 柯桥区马鞍街道望海小学 浙江省 绍兴市312030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完小,学校生少师少,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农村自然小班。此时柯桥区小班化教育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于是学校紧抓“自然小班”的契机加入其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农村自然小班优化教育的策略与研究”的探索之旅。 一、以课程群开发实施作为

沈建飞 柯桥区马鞍街道望海小学 浙江省 绍兴市312030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完小,学校生少师少,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农村自然小班。此时柯桥区小班化教育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于是学校紧抓“自然小班”的契机加入其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农村自然小班优化教育的策略与研究”的探索之旅。
           一、以课程群开发实施作为小班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劳动教育课程群“小小园艺师”
           自新课改以来,望海小学逐年开发了不少拓展课程,其中《缤纷落叶演绎美丽童话》、《开心农场 快乐种植》、《健康成长1+1》、《小草药 大世界》、《与“菌”同行》被评为区级精品课程。由于学校规模小,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将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精品课程整合成为一个课程群“小小园艺师”。
          (二)课堂开展
          校园广招“小小园艺师”,根据不同的年段组建热爱园艺的社团,一二年级“植物小博士”,三四年级“快乐种植”,五六年级“整形修剪”。以社团为载体,面向全校师生,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园艺校园,绿色班级。
同时根据不同年段每周一下午开展社团课。一二年级的课程项目是认识观察植物、干花制作和标本制作,用标本做作品。三四年级的课程项目是种植花卉,穿插植物、蔬菜、草药种植。五六年级的课程项目是园艺欣赏课和花艺课,插花品茶、园艺模型制作。
          (三)多元评价
           课程群实施的过程让我们意识到不仅要关注课堂变革,聚焦课程育人,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评价。学校遵循“让每一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喜悦”的原则,结合学校的评比制度,设置了“小小园艺师称号”评选活动,并配套设计了园艺争星存折,根据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达标要求、争星方法等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评促建。我们的评价系统,除了园艺争星存折外,还有劳动技能考核、“最美干花标本”评比、“绿色班级评选”等活动,形成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长效评价机制。
           二、以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作为小班化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小班化课堂
           课堂是小班化教学的主阵地。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不同教学时间的长短课、不同教学类型的知识拓展课、实践操作课、影视欣赏课等。同时,小班化的课堂,学生一定是最闪亮的主角,我们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基于学生学习立场下的文本解读、环节预设、课堂实施、反思调整。
           郑杰校长在《为了学习的合作》一书中写到:要构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四个“交往圈”,才会有“学习好氛围”。为此,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家长听课、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更有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聘请正规医院的中医师和周边的老中医两类不同的专业人员来校讲学,这样学生既有了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实践上的认识,让学生的“交往圈”一个比一个更向外拓展。
          (二)劳动实践
           为了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为了使小班化教学落地,我们还积极开发学校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途径和阵地。
          (1)基地建设
           班级劳动基地建设: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园艺角”,培植植物、花卉等。
           校园劳动基地建设:学校已经开辟出一块种植园地(开心农场),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以种植花卉、草药、农作物为主,也可以让学生拔草、开垦、播种、浇水、采摘,然后自己清洗,烹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校外劳动基地建设:与学校附近的花木园艺场达成共识,建立望海小学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聘请他们作为我们的园艺导师,教授各种园艺知识,指导如何陪护园艺。
          (2)学校特色活动
           我们积极开发学校特色活动蕴涵的教育资源,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假期,我们还积极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小小园艺师”的实践活动已悄然成为学校特色活动,带给师生的不仅是无限的快乐,更有深深的思索和沉沉的责任。

 

 

 

              

         

           展示平台 开展活动
           学校“美食节”活动 花卉美食制作评比等
           学校读书节 “菌菇知识卡”“中草药小报”“中草药绘画”展示,“花卉古诗”背诵考级等
           班级图书角 “创意盆栽收集”“中草药寻访日记”等展示评比
           重阳节敬老送温暖 敬老院送药粥等活动
           清明节“品”春天活动 艾糕、荠菜饺子亲子制作赛
           三、以文化浸润作为小班化教育的延伸提高
           教室是弘扬和培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根据实际状况,我们把教室划分为三个区:生活区、阅读区、学习区。在教室后面布置一组柜子,上面放着植物,供孩子们观察、浇水。一侧高高的柜子专门摆放教室内的拖把、扫帚、畚斗等。这就是学生的“生活区”。教室的前侧角落定制一口柜子,放上同学们喜爱的图书,以便同学们课外阅读。这就是“阅读区”。讲台下听课区域,这就是学生的“学习区”。有了优美的环境和小班化设备配置,孩子们的小班化课堂就更加有模有样了。此外,校园的走廊、楼梯、宣传栏等可利用的角角落落都折射出劳动教育的色彩,环境的熏陶就是课堂之外的浸润。
           四、以翻转课堂作为小班化教育的未来发展
           小班化教学是一种高质量,关注学生的教育模式,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入小班化的模式。在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资源整合,借助网络优势,尝试农村小班下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我们思考将“小小园艺师”课程群中的分支《小草药 大世界》作为实践课程,进行由点带面的尝试。为此,我校年轻教师录制《小草药 大世界》微课程,获得绍兴市微课程三等奖。同时,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柯桥区农村小班下的翻转课堂本土实践研究组课题成果》,并参与研讨活动,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下,相信我们终会找到合适自己的小班翻转之路,使得学校的小班化教学得到更加长足的进步和茁壮的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