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刘玲
[导读]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进行实际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及其个性特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落实在实践中。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时采用基础迁移策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其整体学习能力。

湖南省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刘玲

摘要: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进行实际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及其个性特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落实在实践中。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时采用基础迁移策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升其整体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迁移策略
          目前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中广泛应用计算机,为满足时代发展在人才方面的要求,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这些计算机知识,使中职生达到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目的,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时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能够达到中职学校的教学要求。
          一、应用基础迁移策略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弊端
          通常中职学生有着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强自信心,加上中职学生的年龄以及智力处于活跃期,更喜欢玩乐,对于学习计算机没有较高兴趣。传统计算机教学将教师作为中心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很难达到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计算机学科具有较强实践性,传统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容易使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1]。而应用基础迁移策略可优化传统教学弊端,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可缓解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虽然原本的计算机教学可提升学生计算机水平,但更注重理论知识,不重视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难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思维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应用基础迁移策略,使学生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将知识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对其计算机思维进行培养。
         (三)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基础迁移策略重视提升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教师开展计算机教学时,采用基础迁移策略,可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提升其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基础迁移策略的具体应用
         (一)构建计算机教学场景
          通常迁移教学分为两种,分别是正向迁移和反向迁移,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来干预当前教学,达到教学融会贯通的目的。


教学中通常应用正向迁移策略,为使正向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从而在以正向迁移为基础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应该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以此构建教学情境。学生学习兴趣可作为其学习的动力,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充满兴趣,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将自身水平提高。构建情境能够使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在实际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各个行业日常办公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来开展说明计算机成为步入社会的必备技能。而中职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其在学历上不具备优势从而应通过实用性学习将其自身能力提高,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教学工作中,中职教师更注重理论教学,按照课本知识导入新课,这会使教学目的出现偏差。而中职计算机采用基础迁移策略,可构建工作场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分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制作Word档案,教师可扮演招聘企业,学生扮演求职者,学生以此制作自己的简历,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二)构建计算机知识信息库
          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同类问题的困扰,并以基础性问题和难点问题为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整合分析计算机基础知识问题以及重点知识问题,即为教学共性问题。讨论共性问题非常重要,其与传统问题不同,教师在反复强调便后能够有效解决。共性问题具有较强延续性和附着性,即使开展了有效教学,也难以获得良好效果[2]。不只是在几名学生身上出现共性问题,其会在很多学生身上出现,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共性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后续学习,出现反向迁移情况。比如遇到计算机共性问题,计算机教师间可进行交流,在讨论后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记录讨论的结果和作出解决措施。总结方法过程中教师应创新自身经验,采取更加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选定教学方法后,师生可一起制作视频、文字和图片等形式的教学课件,通过QQ群、微信群、微课,等形式向学生分享。教学工作中共性问题始终是难点,为攻克共性问题,需使课上和课后有机结合保证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由此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
         (三)开展个性化分层教学
          迁移教学多指所学知识对于目前学习的影响,在学生学习基础上也有所反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差异进行个性化分层教学,但过往采用的分层教学方法也有一些问题存在着。教师没有准确认识到分层教学理论,认为分层教学重视基础知识,从而会使教学更加简化,这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较大影响也无法深度分析当前知识,这会限制一些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发展和进步。从而进行分层教学时,应对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有效区分,分层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学生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重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实现学生整体进步。
          结束语
          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时采用基础迁移策略,能够将学生整体学习质量以及效率提高,从而需灵活应用基础迁移策略,将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蕾.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迁移教学策略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38):70-71.
[2]漆智勤.基础迁移教学策略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9(1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