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版教材视野下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薛丽华
[导读] “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统编版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

平凉市崆峒区新民路小学      薛丽华

          “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统编版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指引。以往的教材中,学生读书也是散漫,泛泛而读,不够系统,对于阅读整本书没有目的性和方法的指导,也没有将课堂阅读方法运用课外的体验。学生怎样读一本书?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用什么方法读?如何将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阅读教学更扎实有效?处于以上的困惑我对”快乐读书吧”栏目进行了探究 。
            一、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阅读内容
           “快乐读书吧”这个教学内容,大致安排在每册教材偏前位置,多在第二单元或者第三、四单元,利于及早交给学生读课外书这一学习任务的内容和方法。主题也很宽泛,“读书真快乐”“读读童谣和儿歌”“读读儿童故事”“小故事大道理”……教师课前认真研读教材,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认识本册“快乐读书吧”在教材编排上的目的和特点,做到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如:四年级上册“感受神话故事”这个主题,重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外神话童话,这是在三年级上册“童话故事”和下册“寓言故事”单元基础上的提升。教师还要剖析好每一个“快乐读书吧”教材的组成部分,做好每一堂课的每一个部分的自然衔接。只有教师深入分析教材编排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落实“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任务。
             二、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时能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只有讲究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熟练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养成陪伴一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好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时能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只有讲究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熟练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养成陪伴一生的良好阅读。
             1.定好阅读计划
             好的阅读计划可以让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开展课外阅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阅读的盲目性。阅读计划可以涉及阅读时间、阅读书籍、阅读进度、阅读记录等内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计划一般是老师学生或家长孩子共同制定,中年级适当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制定,高年级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来制定。制定阅读计划,最重要的是读书时间和进度。可以指导学生试读一个故事,记录需要的时间,再根据书籍的目录来计划阅读的时间和进度。


如:每天哪些时候读?读多长时间?一天大概读几个故事?一本书大致多长时间读完?
             2.做好阅读记录
             课外阅读要做好阅读的记录,留下阅读的痕迹,利于知识的查找和读后的交流,阅读记录的方式很多,填“阅读记录卡”、写“阅读心得”、抄“精彩片段”、“读书笔记“等,其中填写“阅读记录卡”是最常用的方法。“阅读记录卡”可以由教师制表,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还可以借鉴网上的“阅读记录卡”。简要地记录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内容、新认识的字词、摘抄优美的语句,画画故事的情节,写写阅读的感悟,记记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评价……
             3.交给学生阅读方法
             结合教材中所学习的阅读策略,如:三年级的“预测”策略最适合读童话、神话这一题材的文章;四年级的有目的提问,这一策略,主要是教会学生思考并学会批判和置疑;五年级提高阅读速度,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学会甄别与筛选,更重要;六年级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监控)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特点、阅读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通过自我提问,加强自我监控,调整阅读速度,根据理解的水平,不断调整阅读策略;反思阅读理解达到的水平,评价自己是否完全达到了阅读要求,让学生将自己学到胡阅读策略运用到阅读中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另外低年级“快乐读书吧”的阅读小贴士提出了很实用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时应该紧扣这些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提出的阅读方法。阅读小贴士里的阅读方法全面细致,对学生的语文要素的体现也很明确。如:借助拼音和工具书阅读,交换书读,积累背诵童谣,先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小心收好书学会看目录,发挥想象领略童话魅力,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先读懂寓言内容再体会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更能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这些阅读方法,在“快乐读书吧”所在主题单元的课内阅读的学习中均有运用。
             三、开展“家长阅读课堂”
             教师根据“快乐读书吧”所推荐的书目,让学生在家认真阅读,要求家长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这就是亲子“阅读课堂的开展”,亲子共读的心理体验是师生共读和同伴互读都无法替代的。但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怎样营造阅读氛围,怎样选择阅读材料、确定阅读方法,大多数家长都很迷茫。依据儿童阅读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教师帮助家长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借助“亲子阅读卡”及时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儿童当下的阅读状态。
             除了细致的记录,还可以采用各种提纲挈领的记录方式,比如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来整理阅读收获。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写写当天所读内容、读后感受、产生的联想和疑问,还可以摘抄一些喜欢的语句,家长可以在旁边批注感想、发表意见等。随着阅读经验的不断累积,“共读”双方的关注点、记录侧重点都会发生变化。
             四、及时做好阅读交流,分享点滴收获
             读书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学生做到坚持不懈。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并督促学生持续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隔一两周检查一次阅读计划的执行情况。分享阅读收获,提出阅读困惑,交流阅读心得,讲讲阅读趣事。可以通过喜马拉雅、微信群、QQ群等媒体方式进行阅读分享,另外也可以借助班级“读书会” 形式,把这“一揽子的阅读”落到实处,从而培养的阅读习惯,通过督查、共读、分享、释疑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