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钟惠兰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而应该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教育的责任,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传身教,还要与家长保持同步,而且还要借助社会力量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活动,从而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  钟惠兰  343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而应该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教育的责任,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传身教,还要与家长保持同步,而且还要借助社会力量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活动,从而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如何更好地使用新版教材进行教学,成为很多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突出以学生的角度评价
        课堂教学,突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师如何教,评价时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齐全,板书是否工整、规范,课堂语言是否规范等,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帮助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合作,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真正体现以学论教、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录相、录音、电子网络等逐渐引入了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在教学学生最难以理解的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两会召开时的各种图片,播放人大代表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的例子,政协委员监督执行的例子,然后根据例子设问:“人大代表是谁选出来的?选举的方式有哪些?代表反映的是谁的意见?政协委员又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职责?”学生通过从材料当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不仅直观认识到了两会,还能在这些材料中获取很多时事政治知识。如“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建设决策,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优化了教学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中,若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针对初中学生好动、好强以及青春期的特征,在教学中一般采取讨论式、竞赛式、查阅式、演讲式、辩论式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整体教学质量。例如: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辩论让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因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课时,采用了辩论的授课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论的传授。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政治理论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道德与法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四、联系多姿多彩生活,将教条的知识生活化
        乍一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呈现的内容貌似是教条的、死板的、毫无生活气息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都是与人们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或者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的。因此,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教师要在全面透彻了解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细致梳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联系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貌似教条的内容生活化。“网络改变世界”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的一部分内容。网络虽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却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购物、点外卖、订车船机票等。现如今,网络已经融人了人们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基于网络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种种联系,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指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观察将这部分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连接起来,进而将这部分教学内容生活化。相比于教条的理论知识而言,生活化的理论知识更接地气、更利于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由此可见,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貌似教条的内容生活化,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结束语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创新的眼光和思路对待该学科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谭玉娜.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4.
[2]吴麒.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谭玉娜.初中道德与法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7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