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王河浪
[导读] 目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始终存在“一言堂”现象。部分教师“独霸讲台”,使“以学生为本”教育观趋于形式化。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王河浪  572500

摘要:目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始终存在“一言堂”现象。部分教师“独霸讲台”,使“以学生为本”教育观趋于形式化。同时,部分教师不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无法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意识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对巧设情境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是教育发展的初步阶段,比起小学生,初中生的思维和思想都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关于初中生的教育,除了文化课程的教育之外,学习更为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也是帮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一、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情”,又要创设“境”。“情”是一种主观的动机系统,是学生的兴趣、态度等主观心理因素;“境”是客观的环境世界。情境教学指的是创设真实的问题背景。情境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教学的综合载体。日常学习中,面对生动且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学习动力,于情境中实现与课堂知识的“零距离”接触,饶有兴趣地探索知识。同时,与传统“一言堂”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法能让课堂“活”起来,能转变学生以往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使他们慢慢成为“主演”,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能促进教学改革,使教学向“立德树人”教育方向发展,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情境教学法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实践策略
        (一)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具备多种优势广受师生的欢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也要经常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功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教师在讲解“依法行使权利”这方面的内容时就可以将现实生活当中的真实案例引入进来,利用多媒体视频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之后带领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再让学生综合自身的经历获得结论。


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网络中强行占座的视频向学生们提问“如果你应该怎么办?是一再的忍让还是积极的维权?”这一真实的视频让依法行使权利变得更加形象化,视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助于学生进行掌握,并且灵活应用,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二)结合学生兴趣,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创设游戏情景。游戏情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在游戏情景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游戏内涵与知识内涵结合起来,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以《共奏和谐乐章》为例。教师在开展本课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意识到集体的力量,可以设计团队性游戏,促进学生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了“瞎子抬瘸子”的游戏。在这一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结为三人小组,参与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扮演瞎子的学生搭起轿子,扮演瘸子的同学坐在上面,指挥两个瞎子同学越过障碍到达终点。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可在其中设计竞争比赛。竞争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也考验了同学之间的默契。在这一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使学生意识到失败的原因,再结合教材中体现的团结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设计游戏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游戏传递知识,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不仅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还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
        (三)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
        要将生活化情境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要懂得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知识来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更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民主的象征和代表。在教学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时常发生,除此之外,“偷盗”等违法行为也会发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这些场景,问问同学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或者自己有没有过违背道德原则的一些行为。初中生虽然已经有了基本的独立思想,但是也处于一个青春叛逆期,所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校园暴力事件”也是学校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且多发生于初中阶段,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针对该情况给学生灌输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以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法,要注意遵循运用原则,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材知识深入浅出,能够由抽象化变为具体化,从而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知识点,把课堂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较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殷兆谦.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11):65.
[2]邢海波.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1):59.
[3]赵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J].中华少年,2019(33):189+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