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中学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苟怀海
[导读] 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铜梁区中学以学校文化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发展性评价为抓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内涵,建构了促进教师教育理想追求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打造出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品牌。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  苟怀海

摘要: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铜梁区中学以学校文化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发展性评价为抓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内涵,建构了促进教师教育理想追求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打造出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学校品牌。
关键词:高素质;建设;教师队伍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学校有质量、有魅力、有生机的主要表现。铜梁区中学积极搭建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平台,精心策划各种有效活动,采取多样化的研究方式,提升校本教研成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挖掘研究内涵,增强研究实效
        (一)为教师有效学习创设机会。铜梁区中学为教师开设多元的学习渠道,给每一位教师订阅教育刊物和教育论著;有计划地向教师推荐学习文章;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分批次派送教师参加各级别的学科和专题培训会研讨会;自编培训资料,举办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汇编教师论文集,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二)为教师有效教学创设机会。一方面,铜梁区中学实施多枝条管理,实施教师“岗位责任制”“分工协调制”“学科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纵横交错、上下互动、齐头并进的立体管理网络,有效地激发了各个层面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树立“全校一盘棋”的质量目标长效意识,把握四大阵地,落实“质量会诊制”。一是各年级主任牵头,全年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各班级各学科的质量分析;二是班主任牵头,各班任课教师参加的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分析;三是备课组长牵头,同学科教师参加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四是班主任牵头,班内全体同学的学情分析。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点”,制定整改计划与措施,做好跟踪落实。
        (二)为教师有效研究创设机会。课题引领,实践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方向、以实践为根本,倡导真实科研和质量科研,强化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坚持实践导向,帮助教师发现、解决问题,在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中选题,有针对性地開展研究,做到教中研,研中教,研中做,做中研。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依托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课题上的研究,主动改进教学方式,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推进教育科研的实践研究,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打造更优秀的教育科研新成果,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三)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合作研究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广泛开展案例研究、教学诊断、专题讲座、教学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科研与教研的融合,做到课题组与教研组的有机结合,推动全员教研。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学科教研活动。研讨活动以课例为载体,以听课、评课、研讨为主线,通过说课、评课、研讨、反思的程序进行专题研讨,然后形成教案和学案以及研修活动记录交教学处备案,保障听课、评课研讨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作用。


  
        为突破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瓶颈,稳妥地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要求教师拟写出课程纲要;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尽量从物力、财力上给予配合,做到指导教师、活动地点、研究成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活动时间、活动检查“七明确”,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序、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在实践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积累实践经验。
        二、创造多元通道,促进教师成长
        课程改革以来,为了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品牌,铜梁区中学始终把教师的学习作为一种环境,一种对话,一种问题意识,一种批判思维,想方设法地创造多元的学习渠道,积极引发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我们认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构建三条通道:
        (一)以学科为导向,给教师自我更新的机会。铜梁区中学积极创造学习机会,通过项目培训、参观交流、参加研讨、技能竞赛、专题讲座等方式,帮助教师从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出发提高专业素养。
        (二)以实践为导向,给教师展示发挥的平台。铜梁区中学扎实开展校本研究,通过主题月活动和专题性研讨,开展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叙事、教后反思、教育随笔、教育个案等的征集汇编,举行教师教学观摩、述职报告、专题研讨交流会,把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五个层级的资源贯通起来,给教师展示的平台,展示自己的优秀成果。
        (三)以生态为导向,给教师感受幸福的环境。和谐的环节熏陶人,优秀的学校文化激发人。铜梁区中学建设学校文化,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地方,让教师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几年来,铜梁区中学大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活力,不断朝着研究型、专家型名师的方向发展,在各个级别的研讨会上崭露头角;在学校的积极引导下,在老教师的带动下,通过制定成长计划,通过大胆的实践磨炼,铜梁区中学青年教师也得到快速成长。
        三、突显特色工程,探索实用方式
        打造特色品牌是铜梁区中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内涵发展的追求目标。我们着重于从制度、队伍、德育、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从而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以学生处为主体的德育队伍探索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学生管理方式,成立学生仲裁院、学生议事庭、学生自治会,建立三权制衡的学生自治体系。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结语
        多年来,铜梁区中学积极创新学校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的探索中,只要教师更多、更快、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转型,课程改革就有希望,教育事业就有春天,学校就有品牌。
参考文献:
[1]王琼,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17(8)
[2] 张松祥.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