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李苹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李苹
[导读] 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起点,也是奠定人生方向的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和探讨。

湖北省恩施市孝感幼儿园  李苹  445000

摘要:作为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起点,也是奠定人生方向的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和探讨。目前,培养幼儿自信心已经成为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而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从落实分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教学环境,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幼儿自信心培养工作。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
        引言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的内涵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启蒙,而是更加重视使幼儿获得包括自信心在内的均衡发展。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将主要精力用于智力开发等方面,虽然对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却未能理清其中的教学逻辑,使得教学效果与预计往往存在着较大差距,因而对教学策略的深入探讨便显得十分关键。
        一、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心的强弱将会在多个方面对幼儿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需对此加以细致分析。一是激发幼儿潜能。幼儿正处于思维启蒙的关键时期,强大的自信心正是推动其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充满自信的幼儿能够对新奇事物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二是塑造自我认知。在培养自信心的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到诸多的外界信息,随着辨别能力的增强,幼儿的自我认识也会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三是养成乐观心态。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内容,幼儿通过努力学习与坚持不懈,既能够体会到取得进步的喜悦心情,也可以养成不畏艰难的良好心态。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关乎到幼儿的长远发展,也是提升学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一)及时表扬鼓励,把握评价尺度
        (二)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方面,教师首先必须信任孩子,充分信任和认识孩子,积极发现孩子的突出之处,培养他们对自己成长和个性的自信。对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重要的是相应地减少或增加任务,以帮助幼儿逐渐感到幸福。同时,教师必须激励和表现出雄心勃勃的精神,不断增强儿童的勇气和勇气,在帮助儿童开展这类活动时,进一步提高儿童处理事情的积极性。当一个孩子达到目的时,不要简单地说“你很好”或“你很棒”。这无助于孩子们客观客观地了解自己。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孩子们的成绩从内部弄清楚的地方。对于竭尽全力达不到理想目标的孩子,可以很容易地说出“他们很努力,老师相信他们下次会变得更好”,这样孩子在潜在的推迟中就明白了只有能做的事情才被别人认可。同时,教师在鼓励孩子尺寸合适时,不得表扬或批评限制对其薪酬的正确判断。举例来说,老师表扬孩子的口味,那么孩子的自豪感就会逐渐增强,慢慢地,过度自信,无法客观地思考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而且,如果在孩子以后的发展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可能会导致孩子失去抵抗力,承受不良后果。


而且,如果老师批评孩子的口味,希望用鞭子激励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失去积极发现的勇气和热情,相应的自信也会变得很薄弱。
        (三)给予尊重与信任,提高幼儿自信心
        真正得到信任与尊重的幼儿,其内心感受自然会无比深刻,而这也正是树立自信心的关键所在。其一,信任幼儿。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境时,幼儿因受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阐述事件的真相与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时教师若对幼儿产生了误解,则会对幼儿的自信心造成严重打击。教师在发现幼儿言语或举止有所不当时,应先行予以制止,而后给予幼儿充足的表达空间,既要对错误加以纠正,也应避免幼儿感到委屈与失落。其二,尊重幼儿。幼儿的心理相较成人更加敏感细腻,特别是在与亲密对象的相处过程中,时常能够从微小动作和语言中捕捉到许多信息,而教师作为与幼儿朝夕相伴的特殊职业,更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使其能够自信大方地与人交流。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幼儿时常因为回答不出问题或是回答错误而引得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应一分为二地进行处理。对于回答问题的幼儿应予以鼓励,并为其讲解正确答案,而对于其它人则应教导其如何去保护他人的自尊心,这样便能够在幼儿心中留下尊重他人的思想萌芽。信任与尊重幼儿应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来,通过点点滴滴地渗透,才能够使幼儿真正变得自信勇敢。
        (四)布置阶梯型任务,成就幼儿自信心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发展观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强调幼儿园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幼儿当下的实际水平与通过幼儿教学的潜能开发所获取的可能性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参照实际差异设置有难易梯度的教学内容,从幼儿现有水平出发,开展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发展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在循序渐进的自我肯定中,既有利于幼儿均衡发展,又可以成就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例如,在游戏《玩报纸》中,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式模仿,教师需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启发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潜能,鼓励他们思考探索在废旧报纸上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并对小朋友想出的各种新奇玩法加以尝试,如用报纸做成纸棍玩击剑、做成纸球当沙包玩、做成小衣服进行展演、拼成图案跳格子、贴在胸前接力跑比赛等等。通过尝试各种报纸游戏的活动,启发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探索,培养小朋友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反复验证中获取自我肯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加强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作,既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学前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更在激发幼儿潜能以及培养乐观心态等方面大有助益。幼儿教师应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境,把握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为幼儿打造出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环境,使其在感受到尊重与信任的同时,逐渐获得自信心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巴登其其克.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方法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2-363.
[2]黄梦思.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26):159-160.
[3]蒋梅.浅谈幼儿教育自信心的培养[N].贵州民族报,2018-03-07(B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