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王瑜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王瑜
[导读] 语文是母语,孩子们自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触语文、学习语文。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六小学校  王瑜  617000

摘要:语文是母语,孩子们自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接触语文、学习语文。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语言是我们平时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烈的教育性和思想性的。语文老师们更应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通过语言的形式,将德育渗透到课程中去,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老师首先应该明白,对学生的德育培养不是要开设专门一课,而是要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中,使德育知识与语文知识之间形成无形却紧密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完成德育学习,并能够通过老师适当的引导以完成对其价值观塑造和对其行为的规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开始重视对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并对小学德育教学开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小学阶段是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关键时期,这将影响到小学生后续的健康成长。由于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对学生的观念及品质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需要全面开展德育教学工作。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对渗透德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教学课时,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思想道德建设得以实现,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有效借助语文教学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人格,具备正确的观念,并且能够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能够阐述心理学的规律,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的形成规律,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德育顺利进行,有效发挥出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开展国学阅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国学阅读是我国近年来语文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化语文教学发展的亮点之一,其主要方案是通过在课堂内建立国学阅读课堂,使小学生理解并体验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文化认同感。由于小学是学生三观建立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有效的国学教育,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间段使素质教学符合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认知发展规律。


可以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筛选与之匹配的国学阅读资源,例如《三字经》以及《弟子规》等,这些国学经典已经被纳入了我国语文教学的范畴,而在开展小学语文的国学阅读时,由于国学教学的内容都较为深度,所以教师应该理解小学生的阅读困难,在开展国学教学时加以引导,并且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不可将引导内容仅限于阅读,还需要使小学生理解国学教育的深层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国学教育中含有的我国经典文化和历史传承,这样能够使国学教育耳濡目染的映入小学生的生活中。
        (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够单一地注重课上的理论性教学,也要重视课外的实践性教学,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更好地践行德育教育的知识和内容。通过组织课外语文教学活动,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增强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例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首先语文教师会带领同学们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文章进行深刻的朗读和反复的理解,教师所进行的朗读活动并不仅局限于师生互动朗读还可以体现在交叉互读、跳读等方面。对于文章中所出现的陌生字词和重点段落进行集中突破,让学生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前因后果以及具体的心态可以有更多的认知。重点围绕着植树活动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要积极的组织课外植树活动,在植树活动中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善于利用教学中的德育时机,强化教师德育经验德
        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考虑多样化的影响元素,以及把控好稍纵即逝的德育最佳时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德育时机,这对强化教师自身的德育经验也十分必要。教师首先要按照德育工作的发展规律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进行转变,而这个转变过程是十分艰难的。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的道德认知形成后,且恰恰在此时其认知被外界公众所认可和支持,那么其道德认知便可能转变为道德行为。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道德认知的时机,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
        结束语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目前,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道路上正在努力奋进,正在一步步规范德育教育,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仍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团队和学校不断努力,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典范。然后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改正,形成符合我们自己的一系列德育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一个德育双馨的新时代的好青年。
参考文献
[1]党万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03):69.
[2]葸学鸿.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69.
[3]陈冬丽.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